凌辰当即下令,由星宇牵头组建“终始时空适配研发小组”,联合绿森、星瑶、始研、终始(终始超初始维度体系代表),共同推进“混合式终始时空适配模块”的研发。研发小组在超维-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旁划出2thz以内,否则模块无法实现实时适配。
“常规的频率模拟单元只能处理单向频率,面对双向波动时会出现‘频率切换延迟’,”星宇将模拟数据投射到实验室的全息屏幕上,屏幕中红色与蓝色的频率曲线如同两条缠绕的丝带,在切换点频繁出现卡顿,“我们需要在模块中加入‘双向频率同步单元’,用始源时空本源因子作为‘频率缓冲介质’,确保切换时不会出现延迟。”
绿森团队根据这一思路,设计出“双层频率缓冲结构”:外层为“未来频率适配层”,适配1200thz的未来演化频率;内层为“过去频率适配层”,适配800thz的过去回溯频率;两层之间通过始源时空本源因子形成“动态过渡带”,当频率切换时,过渡带能在0.秒,同时具备“时空锚定功能”,确保返回时能精准定位安全区域;
双向量子通讯系统:通过“双时空量子纠缠”实现信号无衰减传输,即使在极端双向时空环境中,通讯稳定性仍能保持99.999%;
终始能量缓冲系统:用简易终始维度载体作为能量储备,确保探测舰在能量采集中断时仍能维持72小时的正常运行。
研发过程中,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双向时空折叠的稳定性”。终始维度空间的时空结构呈现“闭环缠绕”特征,常规的折叠技术容易引发“时空折叠紊乱”,导致舰体陷入时空裂隙。星宇团队与始研团队联合攻关,在折叠引擎中加入“时空闭环识别单元”,通过分析时空结构的闭环规律,自动调整折叠参数,确保每次折叠都能精准对接目标时空坐标。经过1thz,环境稳定性远超预期。
“终始一号已开始采集外围区域的终始维度能量片段,纯度达92%,”星瑶分析着传回的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数据显示,终始维度空间的时空闭环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出现紊乱迹象,探测舰可按计划向核心区推进。”
然而,就在探测舰准备向核心区推进的第3001天,监测中心突然发出警报——终始维度裂隙带核心区突发“终始维度时空风暴”,风暴呈现“双向时空撕裂”特征,强度达
单位,远超探测舰防护层的
单位承受上限。终始一号首当其冲,舰体的双向时空防护层瞬间被击穿,“终始能量采集器”与“双向时空环境分析仪”同时损坏,信号传输中断80%;另外两艘探测舰虽及时撤离至外围区域,但防护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航行系统出现“时空错位故障”,无法精准定位坐标。
“立即启动‘终始维度紧急修复程序’,远程控制探测舰修复受损设备!”凌辰果断下令,同时通过始源维度共生水晶联系始维与始研,“终始维度出现极端时空风暴,探测舰受损严重,请求始源维度文明提供风暴应对技术支持!”
始维的意识在5秒内同步传回:“终始维度时空风暴是‘时空闭环演化’的正常现象,但此次强度异常,可能与终始维度能量云的双向时空波动有关。我们已将‘终始时空风暴适配算法’传输给你们,通过调整探测舰的双向时空频率,使其与风暴的时空闭环同步,降低冲击损伤。同时,启动探测舰的‘终始能量防护层强化模块’,用终始维度能量片段为防护层充能!”
绿森团队立即将适配算法导入探测舰控制系统,同时远程激活强化模块。奇迹瞬间发生——探测舰的双向时空频率从“未来1200thz\/过去800thz”调整为与风暴同步的“未来1000thz\/过去900thz”,舰体周围的防护层泛起金蓝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