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五章 解惑(2 / 2)

杨崇本听完,眼中疑惑尽去,焕发出恍然大悟的光彩,钦佩地抱拳道:“原来如此!末将鼠目寸光,不及长史深谋远虑!大王英明!”

帐内其余众将闻言,脸上的不满也渐渐消散,露出思索之色。

陈二牛挠挠头:“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李倚这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非是英明,而是势之所趋。王建欲借力,我等亦何尝不可借其力?各取所需罢了。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掉蒙阳的宋行能和山行章,彻底拔除这颗钉子,方能安心南下。”

提到蒙阳,高仁厚眉头微蹙,沉声道:大王,今日战场,有一细节颇为蹊跷。山行章所部,虽与我军接战,但其抵抗烈度、伤亡程度,远低于宋行能本部。其军阵更多时候似在游移观望,尤其在永平军出现后,其撤退也颇有章法,并未如宋行能部那般溃乱。”

李倚目光一凝:“哦?仁厚的意思是?”

“末将已通过西川军降卒得知,”高仁厚压低声音,“山行章与宋行能矛盾极深。今日之战前,因马井失败和彭州失陷之事,二人便有过几次争吵。

宋行能责怪山行章前些时日战败,动摇军心;山行章则斥宋行能轻敌冒进,刚愎自用。如今西川军连遭重创,粮道被断,困守孤城,军心惶惶,其内部裂痕,或许……可为我所用。”

李振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仁厚观察入微!此确是天赐良机!山行章并非陈敬瑄、田令孜死党,如今身陷绝境,正是劝其弃暗投明之时!若能说降山行章,蒙阳可不战而下!”

帐内众人精神皆是一振。

李倚沉吟片刻,决断道:“此计大善!然派何人前往?此事关乎重大,需一胆大心细、能言善辩之士。”

李振微微一笑,整了整衣袍:“大王若信得过,某愿亲往山行章营中一行。”

“不可!”高仁厚立刻反对,“李长史乃大王股肱,岂可轻入虎穴?万一有失……”

李振坦然道:“高将军放心。正是因某乃大王亲近之人,亲往方显诚意。况且,观山行章并非蠢人,当此局势,杀我一谋士于他并无益处,反而绝了他自己的生路。某自有分寸,当可无恙。”

李倚看着李振坚定的目光,知他心意已决,且此计确有其可行性,便重重点头:“好!便有劳兴绪走一遭!我让曹大猛精选数十锐士,护你至城下!”

“不必太多人马,反而引人注目。”李振摇头,“只需三两随从,带上使者旗号,趁夜求见即可,以示我等诚意。”

“好,那我就在帐中等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