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时砂遗楼 > 第866章 其他青铜棺的观察

第866章 其他青铜棺的观察(1 / 1)

带着历史资料的指引和初步形成的仪式流程猜想,江浅三人再次深入钟楼地底。这次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一棺木,而是推着装有便携式设备的金属推车,沿着青铜棺阵的边缘,逐个观察“木”“水”“火”“土”四个方位的青铜棺,试图找到更多能印证推测的线索。

地底空间依旧静谧,只有推着车轮碾过地面碎石的“咕噜”声,以及应急灯在岩壁上投下的晃动光影。江浅率先停下“木”位区域的第一具青铜棺前,这具棺木通体泛着青绿色的铜锈,棺盖上刻着的“单眼神鸟”符号比“金”位棺木的更清晰,鸟翼的编织线条在灯光下隐约可见。“小林,先测能量波动,记录频率和形态。”她一边说着,一边将透明晶体放大镜对准符号,仔细观察微小线条的排列。

小林迅速打开小型能量探测仪,将探头贴近棺盖。仪器屏幕上,绿色的波形曲线缓慢跳动,每五秒完成一次周期循环,曲线呈倾斜向上的形态——与之前“木”与铜屑样本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江姐,频率五秒一次,波动形态倾斜型,和符号推测的‘木属性能量’参数完全匹配!”小林兴奋地喊道,手中的记录笔在表格上快速勾画。

周教授则蹲在棺木另一侧,用毛刷轻轻拂去棺身底部的灰尘,露出一行模糊的古文字。他拿出《巫葬遗考》,对照书中的文字图谱,缓缓读出:“木之灵,主生息,调地脉,护东方。”“果然!”江浅凑过来,指着文字与符号的对应位置,“这段文字明确说明这具棺木的作用是‘调节东方地脉能量,守护生机’,和我们根据符号解读的‘木属性能量稳定’功能完全吻合!”

三人继续观察“木”位的其他三具青铜棺,发现它们的符号虽有细微差异——有的“单眼神鸟”喙部刻有小纹,有的翅膀末端多了圆点,但核心的“斜线编织”纹理和“五点点”特征完全一致,能量波动频率也均为五秒一次,只是波动强度略有不同。“这说明同一方位的棺木,能量属性和基础频率相同,细微差异可能是为了适配不同的地脉节点,形成‘能量互补’。”江浅抚摸着棺盖上的符号,若有所思地说。

来到“水”位区域,这里的青铜棺表面泛着淡淡的水波纹般的光泽,棺盖上的符号呈波浪状,编织线条为“竖线交织型”,每个符号上有六个“点”。小林刚将探测仪贴近棺盖,屏幕上的波形就变成了每六秒一次的垂直型曲线,与“水属性能量”的推测参数精准对应。“太神奇了!就像提前设定好的程序一样,每个方位的符号和能量都严丝合缝!”小林忍不住感叹。

周教授在“水”位中央的棺木上,发现了与兽皮卷图纸上一致的“水纹标记”,标记旁刻着“水之灵,主润泽,通脉络,护北方”的文字。他对照地脉探测仪绘制的地底节点图,发现这具棺木正好位于地底暗河的上方:“你们看,地脉节点图显示这里是地底水系的核心,这具‘水’位棺木正好压在节点上,通过符号能量调节水系地脉,防止水流紊乱影响灵核。”

江浅顺着他的手指看向节点图,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木”“水”“金”“火”“土”五个方位的中央棺木,正好对应着地脉图上的五个“能量枢纽”,而其他棺木则沿着枢纽之间的“能量通道”均匀分布,形成一个完整的五角星形状。“这不是随机摆放!”她拿出青铜罗盘,将罗盘中心对准中央棺木的方向,罗盘指针立刻指向五个方位的中央棺木,形成一个标准的五角星轮廓,“青铜棺阵的摆放遵循‘五星连珠’的规律,五个方位的中央棺木是‘阵眼’,其他棺木是‘能量传导点’,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能量网,将地脉灵核包裹在中心!”

小林立刻用卷尺测量各棺木之间的距离,发现相邻“能量传导点”棺木的间距完全相等,而从“阵眼”棺木到中央棺木的距离,正好是“传导点”间距的三倍。“这绝对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他将测量数据标注在地脉图上,“‘五星连珠’的布局能让五行能量均匀扩散,形成稳定的能量场,既不会让灵核能量外泄,也能防止外部干扰影响灵核。古代巫者的天文地理知识,简直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火”位区域,他们遇到了一个小惊喜——一具青铜棺的棺盖边缘,残留着淡淡的焦痕,棺盖上的“火焰”符号编织线条间,还嵌着细小的红色晶体。江浅用光谱分析仪检测后发现,这些晶体是“高温能量结晶”,与地脉深处的火山能量成分一致。“这说明‘火’位棺木确实能引导地脉中的火属性能量,焦痕可能是某次能量调节时留下的痕迹。”她推测道,同时让小林记录下晶体的能量参数,“这些结晶能帮我们更精准地确定火属性能量的标准强度,对后续模拟仪式很有帮助。”

最后来到“土”位区域,这里的青铜棺最为厚重,棺盖上的符号呈方形,编织线条为“横竖交错型”,每个符号上有四个“点”。能量探测仪显示,其波动频率为每四秒一次,形态为“平稳型”,与“土属性能量稳定根基”的功能完全匹配。周教授在一具“土”位棺木旁,发现了一块嵌入地面的石板,石板上刻着五行能量循环的图案,清晰地展示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能量流转路径。

“这就是青铜棺阵的‘能量循环图’!”江浅激动地蹲在石板前,用手电筒照亮图案,“五行能量按照这个路径循环流动,形成生生不息的能量场,既维持了自身平衡,又能持续为灵核提供稳定的能量环境。之前我们只激活‘金’位能量,打破了循环,所以中央棺木才会异动——这是能量场在提醒我们‘循环断裂’!”

小林将石板上的图案与之前绘制的棺阵图谱叠加,发现图案中的能量流路径,正好与各棺木之间的连线重合:“也就是说,我们后续激活五行能量时,必须按照‘金→水→木→火→土’的循环顺序,才能让能量顺利流转,形成完整的能量场。如果顺序错了,不仅无法激活灵核,还可能导致能量堵塞,引发危险。”

江浅点点头,将所有观察到的线索整理成清单:同一方位棺木符号核心特征一致,能量频率相同;棺阵遵循“五星连珠”布局,对应地脉能量枢纽与通道;五行能量按“相生”顺序循环流转;各方位棺木均刻有功能说明文字,与历史资料记载吻合。“这些发现彻底验证了我们的推测,”她看着清单,语气中充满笃定,“青铜棺阵就是古代巫者为稳定地脉灵核、守护时空秩序建造的‘能量调控系统’,符号是‘控制指令’,棺木是‘执行单元’,地脉是‘能量来源’,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精密的整体。”

周教授收起地脉探测仪,感慨道:“现在我们不仅明确了棺阵的运作逻辑,还掌握了能量激活的顺序和参数,接下来只要按照历史资料中的‘五行启灵’仪式流程,结合这些实测数据,就能制定出安全可靠的中央棺木开启方案。”

小林兴奋地推着设备车,准备返回地面整理数据:“等我们模拟好能量平衡,就能正式开启中央棺木,见到传说中的地脉灵核了!想想都觉得激动!”江浅跟在他身后,回头看了一眼整齐排列的青铜棺阵,这些沉默了千年的棺木,此刻在她眼中不再只是冰冷的金属,而是古代巫者时空守护智慧的结晶。她知道,距离揭开青铜棺阵的终极秘密,已经越来越近,而这场跨越千年的守护接力,也即将迎来关键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