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时砂遗楼 > 第839章 时空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核心地位凸显

第839章 时空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核心地位凸显(1 / 1)

金秋九月,1967年的国际会展中心披上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盛装。作为“首届全球时空文化节”的主办场地,这里随处可见融合不同国家特色的时空元素——埃及金字塔造型的展台旁摆放着中国1913年的地脉符文木雕,法国卢浮宫风格的展墙上投影着巴西雨林的时空图腾,入口处巨大的“时空纽带”雕塑由各国艺术家共同创作,金属框架上缠绕着代表不同文明的织物,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的光影。江浅穿着绣有银线时空纹路的深蓝色礼服,正和组委会成员检查最后的布展细节,她指着“时空纽带”雕塑上的中国结与埃及安卡符号的衔接处,对工作人员说:“这里要再调整一下,确保两种文化符号的融合自然,就像我们希望各国通过时空文化实现无缝交流一样。”

开幕式当天,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齐聚一堂。当中国1913年的剪纸艺人周奶奶与法国剪纸艺术家索菲携手剪出“时空和平鸽”,剪纸作品通过全息投影在会场空中展开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周奶奶握着索菲的手,笑着说:“剪纸工具虽小,却能剪出不同国家对时空的理解。你看这和平鸽翅膀上的符文,既有我们中国的地脉守护意涵,又融入了你们法国的浪漫元素,多好看!”索菲连连点头:“这正是时空文化的魅力,它让我们发现,不同文明对‘守护’与‘传承’的追求是相通的。”

文化节期间,“时空非遗博览会”成为最受瞩目的展区。在印度展台,艺人现场表演“时空沙画”,细沙在指尖流动,瞬间勾勒出印度史诗中“时空轮回”的场景;日本展台的“时空和服秀”上,和服纹样融合了1938年战地记忆与现代科技元素,模特行走间,和服上的LEd灯带还会模拟时空能量流动的光影;中国展台则退出“跨时空非遗工坊”,游客可以跟着1913年的苏绣艺人学绣时空瑞兽,也能通过VR技术“走进”1938年的战地剪纸作坊,感受传统技艺在不同时空的传承与演变。

来自美国的游客莉莉在苏绣工坊前驻足许久,当她在艺人指导下绣出第一个符文时,兴奋地说:“以前总觉得中国传统技艺很难懂,现在发现,通过‘时空’这个主题,我能轻松理解这些图案的意义。这只瑞兽不仅是件工艺品,更像一个文化密码,让我看到了中国人对自然与时空的敬畏。”江浅恰好路过,笑着对莉莉说:“时空文化就像一座桥梁,把不同国家的文化密码串联起来,让大家在欣赏技艺的同时,更能读懂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除了展览,文化节还举办了“全球时空文化学术研讨会”,各国学者围绕“时空文化与文明互鉴”“非遗传承的时空维度”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埃及考古学家阿米娜教授带来了最新发现的“时空星象壁画”研究成果,她指着投影中的壁画说:“这幅3000年前的壁画,记录了古埃及人对星辰运行与时空流转的观察,其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与中国1913年的地脉文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历史学家周教授立刻回应:“我们在1913年的古籍中发现,古人通过观测地脉能量变化来判断时节,这与古埃及人通过星象指导农作的智慧,都是人类适应时空、利用时空的宝贵经验。”

研讨会的互动环节,各国学者还就“时空文化如何促进国际合作”展开热烈讨论。巴西学者卡洛斯提出:“亚马逊雨林的土着文化中,‘时空’是与自然共生的纽带。我们正在尝试将这种理念融入生态保护国际项目,希望通过时空文化交流,让更多国家重视雨林的时空生态价值。”江浅对此深表赞同:“我们可以建立‘全球时空文化与生态保护联盟’,将不同国家的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挑战。”她的提议得到了各国学者的一致认可,当场就有20多个国家的代表表示愿意加入联盟。

文化节闭幕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为时界文化常态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心每月都会举办“时空文化沙龙”,邀请不同国家的文化使者分享故事;每季度推出“跨国时空文化共创项目”,此前中国与意大利合作的“时空雕塑展”,就将中国1913年的桃木雕刻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石雕技艺结合,作品在两国巡回展出时引发热烈反响。

在一次“时空文化与教育”主题沙龙上,德国教育专家克劳斯分享了将时空文化融入课堂的实践:“我们在小学开设‘时空文化绘本课’,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不同国家的时空故事,了解多元文化。有个孩子读完中国《地脉守护者》的故事后,画了一幅‘全球守护者’漫画,里面有中国的地脉老人、埃及的星象祭司、巴西的雨林守护者,这正是文化交流想要达到的效果。”江浅听后深受启发:“我们可以联合各国编写《全球时空文化儿童读本》,让文化交流从孩子抓起,培养他们对不同文明的包容与尊重。”

时空文化的传播,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更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大会”上,中国提出的“时空生态保护方案”,因融入了1913年的地脉养护智慧与现代科技,得到了多国响应。当江浅向各国代表展示“时空生态监测网络”时,她说:“这个网络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人‘顺天时、应地利’的理念。我们通过监测地脉能量与时空环境的关联,能更精准地制定生态修复方案,而这需要各国共享数据、协同行动。”

巴西、印度等国代表当场表示愿意加入监测网络,巴西环境部长说:“你们的‘地脉养护’理念,与亚马逊土着的‘雨林时空观’不谋而合。通过时空文化这个纽带,我们相信,各国在生态保护上能达成更多共识,采取更高效的合作。”

随着时空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际活动将其作为核心主题。“一带一路时空文化论坛”“亚欧时空非遗嘉年华”等活动相继举办,甚至在国际体育赛事的开闭幕式上,也能看到时空文化元素的身影——2024年的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开幕式上,来自32各国家的儿童共同绘制“时空足球画卷”,画卷上的足球图案融合了各国特色的时空符号,传递出“足球无国界,文化共传承”的理念。

在一次国际文化论坛上,江浅作为特邀嘉宾发言:“时空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国际交流的核心纽带,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向往、对和平的珍视。它让我们明白,不同国家或许有不同的语言与习俗,但在‘时空’这个宏大主题下,我们共享着相同的情感与梦想。”

夕阳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广场上,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正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歌声中夹杂着汉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却传递着同样的欢乐与温暖。江浅站在人群旁,看着这和谐的场景,心中充满感慨。她知道,时空文化这根纽带,正将各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为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奠定着坚实而温暖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