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走投无路。
要是按杨小米这样的,就要坐在板车上,缩脖子等天亮了就回去了。
但赵老儿肯定不能这样,他们习惯了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资源,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别说还有杨小米这层关系,就算没有,走投无路了,创造机会也要上。
哪能就这么白站着。
进了之后,板车横在门口,也不是个办法,眼见着么爷爷缩着脖子要回去,赵老儿上前,拿了一个纸包,打开是烟叶:“这位大哥,我自己种的,要不你来点?”
么爷爷叹息:“来我家喝口热水吧。”
杨小米并不想去,么爷爷是个男人,但话比女人还密,她改嫁的事情虽然并不是见不得人,但她却不想被人嚼舌头根子。
但赵老儿笑着拉着板车就跟过去了,他这会子再也不可能照顾儿媳妇的小心思了,要冻死人了。
进了屋,喝了两口热水,才缓过气来。
赵老儿自称是杨小米村子里的拉板车的,送她来城里。
他说话滴水不漏的。
么爷爷看着杨小米道:“你这半年瘦了不少啊,这还没吃饭吧,厨房里有面条,你下一碗,你吃面,他们爷俩也跟着喝点面汤,我眼睛不好,就不帮你烧了。”
对一个老人来说,细面条也是好东西,当然舍不得给三个人都吃,只在柜子里拿出一捏,差不多一两半的样子给了杨小米。
“谢谢么爷,我这还有些腌菜,你要不嫌弃,算是孝敬您的。”杨小米缓过神来,细声细气的道。
跟着杨玉贞好几年了,多少也学会做人的态度。
么爷爷一听笑了,心情好很多,“你这手艺我知道,那也是能赶得上你妈一半了,那可是好东西,怎么会嫌弃,高兴着呢。你
面条又加了一小捏,哼,老爷子就是这么实诚。
杨小米和赵铁柱两个进了厨房,煮了一大锅的面汤,放了点猪油,又加了自己家带来的咸菜,果然是香喷喷的。
比么爷自己
大家端起了碗,就着家里带来的干饼子,喝了两三碗面汤,么爷爷人老嘴馋,也跟着喝了一碗面汤,不过他执着,不要一点面条。
一家子坐在么爷家的厨房,这才缓过气来。
赵老儿看看这地方,还行,多少是有个落脚处了,他是打算赖也要赖到明天了。
---------------------
与此同时,杨玉贞吃完晚饭,慢悠悠地往客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