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还有的就是柴火,这是东北这块最主要的过冬物资,现在马上就秋收了,秋收之后你们新来的就要全力去山上捡柴了,要不然冬天的时候你们可能会没有柴火烧炕。
我们这边是这样安排的,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炕,然后你们烧炕的柴,是你们自己捡,你们就另放到一边,不会有人去动你们的柴,烧饭的柴就一起捡,每天要用的柴火都要提前捡回来,然后冬天烧饭用的柴火我们也要一起给他捡好。
这样公是公私是私,你们看,我们这边一直都是这么安排的,你们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如果你们有什么其他的想法的话,也可以现在说出来,我这边要是安排好了,你们要是再反悔,我可不愿意的,现在是我管理知青院,我希望你们新来的能够听话一点,不要给我们知青院这个大家庭带来麻烦。
我们知青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本来就是要抱团取暖的,你们如果有不愿意在这里的人也可以提前说出来,不要到时候吵吵闹闹的,搞得大家脸上都没光,有什么事说开就好,你们也别怪我说话不好听,我这人喜欢丑话说在先。
之前来的知青也有闹过的,那下场你们应该也是听说过的,所以能够安安稳稳的,我希望你们能够安稳的在这待着,有解决不了的,你们可以写信回家找你们家人,但是我希望不要在村子里面闹,对大家都没好处。”
赵前进说完话,看着吃饭的人,都是年轻人,肯定有愤愤不平的,不过就是刚来,对这里不了解,现在还不敢炸刺。
王爱芝觉得,这个赵前进说的其实很有道理,而且他说的这些也是为了他们好,能够安稳,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谁想出幺蛾子?
平常的时候肯定不会出问题,但怕就怕那些心思狭隘的人,下地干活,有人干的好,就有人干的不好,到了分粮的时候,肯定就会有多有少,那些有小心思的人,可不就会出幺蛾子。
他们新来的6个人,看起来家境都还行,只是不知道知青院的八个老知青家里情况怎么样?不过下乡这么长时间,还能在知青院待着,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
毕竟那些实在养活不了自己的,都已经结婚搬出知青院了,就怕以后国家政策放开了,那些人很有可能又要闹一场。
为什么王爱芝会知道国家会有一天放开?其实她也不明白,她就是有这个直觉,而且她觉得这一天不会太远。
新来的6个知青同时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什么其他的想法。赵前进看他们没什么要补充的,也就没再说话了,认真的吃着手里的饭。
反正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每次来新知青,他都会把这些话说一遍,他今年已经25岁了,在这个十八九岁就能结婚的年代,他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
但是他不想将就,也不想娶乡下的姑娘,不是他们不好,而是认知层面不一样,也没有共同话题,所以他宁愿一个人。
他觉得总有一天国家会开放的,总不可能泱泱大国就这么一直下去吧,他好歹也是高中毕业,虽然很多事情他看不明白,也没有政治方面的细胞,但是他就是觉得,这么大一个国家,难道就这样一直下去,不需要人才了。
他现在还年轻,他可以等,一直一直的等下去,等到能让他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其实他家庭条件也一般,父母双职工,家里兄弟4个,姐妹两个。
他在家里是老三不上不下,就是那个最容易被忽略的人,但是父母也没说不让他读书,也一直供他到了高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