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映摇头:“朝中名将要么被贬,要么不愿出征。那些所谓名士,一听要去岭南,都推三阻四。”
然而皇命难违,萧映只得开始筹备。他派人四处寻访能人异士,却接连碰壁。那些世家子弟一听要去岭南平叛,纷纷称病推辞。
就在萧映几乎绝望时,一个幕僚悄悄建议:“大人何不试试寒门子弟?听说建康油库吏陈霸先通晓兵法,很有见地。”
“一个油库吏?”萧映挑眉,但随即释然,“也罢,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
建康城西,油库衙门。
陈霸先正在清点油桶,三十岁的他眉宇间已有几分沧桑。出身寒微的他,虽然胸有韬略,却只能在油库做个小小吏员。每日与油污为伴,空有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霸先!好消息!”同僚急匆匆跑来,“广州都督萧大人要见你!”
陈霸先手中账本差点掉落。他压抑住激动的心情,整理了一下粗布衣衫:“可知所为何事?”
“说是要咨询平叛之策,你的机会来了!”
萧映府邸,陈霸先恭敬地站在堂下。他虽衣着寒酸,但腰杆笔直,目光如炬。
“你就是陈霸先?”萧映打量着他,“听说你通晓兵法?”
陈霸先不卑不亢:“卑职闲暇时确曾研读兵书,略知一二。”
萧映直接抛出难题:“如今岭南僚人叛乱,规模浩大。若让你平叛,当如何处置?”
陈霸先心中一震,知道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他沉思片刻,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
“大人,如今天下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叛军之中,多为饥民所迫。卑职以为,剿抚并用方为上策。可广募义军,只要给予温饱,必能收服人心。”
他继续道:“待到岭南,当联络当地汉人士族。他们饱受叛军之苦,必愿助官军平叛。如此步步为营,叛军可渐次平定。”
萧映眼中闪过惊喜。这番见解,比那些空谈兵法的名士实在得多。
“好!好!好!”萧映连说三个好字,“我任命你为参军,即刻随我南下平叛!”
陈霸先强压心中激动,深深一揖:“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知遇之恩!”
走出府邸时,陈霸先仰望苍穹。三十年寒窗苦读,三十年怀才不遇,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三日后,萧映率领三千兵马南下。陈霸先骑着战马,回头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建康城。那里有他卑微的过去,而前方,是他无法预知的辉煌未来。
“陈参军,前路艰险,可曾后悔?”萧映打马过来,笑着问道。
陈霸先目光坚定:“乱世出英雄,霸先愿随大人共创功业!”
大军向南行进,旌旗猎猎。陈霸先不知道,他这一去,将是南朝历史转折的开始;他这一去,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与此同时,岭南大地已陷入血火之中。
僚人首领侬智高站在高处,望着山下燃烧的村庄,得意大笑:\"汉人欺压我们太久了!如今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当地汉人士族纷纷躲进坞堡自守。年迈的冯氏族长望着烽烟四起的家园,老泪纵横:\"朝廷的援军,何时才能到来啊...\"
而在建康城中,同泰寺的钟声照常响起。萧衍跪在玉佛前,虔诚诵经,仿佛外面的烽火连天,都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