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局外人 > 第28章 闪电余波与新时代序曲

第28章 闪电余波与新时代序曲(1 / 2)

南海的惊雷已然远去,但其引发的波澜却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散。2016年这个春节,注定被载入史册。

《纽约时报》总部,主编约翰逊揉着太阳穴,盯着眼前铺天盖地的南海闪电报道。\"我们必须给个说法,但不能承认那是武器。\"

他对手下的编辑们说,\"就往气候变化上引,找几个气象学家背书,这是为了整个国家的体面,请各位同事务必谨慎用词。\"

与此同时,bbc纪录片团队正在紧急剪辑《闪电的怒火》。\"把挪威驯鹿被雷击的镜头加进去,\"导演指示道,\"要让观众觉得这只是自然现象,不过是夹杂了太阳风暴的极度活跃磁异常规模大了点。\"

全球某些臭水沟刊物小报更是毫无顾忌。

《太阳报》编辑部里,总编拍着桌子:\"我不管是不是真的,读者就想看外星科技和东方巫术!把某家那些事都挖出来,越神秘越好!\"

“主编清醒一点,人家全球有22万武装到牙齿的猎鹰国际安保集团,您也不想不明不白整个报社被气化吧!”旁边秘书马上拦住这个LGbt颠佬劝说道

“是啊,杰森先生我请你来掌舵报社不是看你发颠的,发颠的时候请注意特定对象,陈雪茹伯爵家的事请谨慎再谨慎。

还有请充分尊重一位为全球儿童慈善事业奋斗了5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终身荣誉主席的声誉不容一丝一毫的玷污!”报社大股东把手杖跺了跺地板沉声说道

网络上的狂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Reddit论坛上,一篇\"肖镇用烟头烫外星人换科技\"的帖子已经获得了数十万点赞。

楼主信誓旦旦地声称:\"我二叔的同事的邻居在航天局工作,他说肖镇确实接触过地外文明!\"

某白房子内,气氛凝重。

\"先生们,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国防部长指着卫星照片,\"这种精准打击能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防御理论框架。\"

国务卿皱眉道:\"直接冲突风险太大。我建议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施压。\"

总统叹了口气:\"先低调处理。但同时要加速我们的'闪电科技'研究项目。\"

同样的场景也在欧洲各国上演。柏林总理府内,教授总理听着专家的汇报,面色凝重。\"我们尝试复制闪电现象,但都失败了。\"专家无奈地说,\"华夏至少领先我们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与此同时,在星洲,高层紧急会议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天。

\"马六甲的时代可能真的要结束了。\"一位部长忧心忡忡地说,\"如果船只都走地峡运河,我们的港口业务将遭受重创。\"

另一位部长提议:\"也许我们该考虑全面倒向华夏?\"

“请黄部长联系贵侄女儿是否可以先民间传递一下消息?”坐在主位上的人客气的对黄云赏(肖镇三儿媳妇)二叔问询道

与国外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的从容淡定。

《群众日报》编辑部内,总编辑正在布置任务:\"重点突出人民海军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淡化冲突。要体现大国担当!\"

央视制作中心,《闪电下的守护者》的制片人正在指导剪辑:\"多展示官兵们的日常训练,突出科技装备,但要自然,不能太刻意。\"

民间更是将事件变成了全民狂欢。微博上,#谢谢闪电侠保护我过年#的话题下,段子手们各显神通。

\"听说闪电专劈流氓,我前男友现在都不敢出门了!\"一条微博获得数万点赞。

科普大V\"科学老司机\"发布的\"一道闪电=1400度电?\"的长文,更是成为现象级作品。\"其实闪电能量虽大,但精准控制才是关键...\"文中专业又不失趣味的解读,让普通民众也能理解这一科技突破的意义。

南山垭口,肖征老将军已经适应了老家渝州的气候。

本来过完春节假期面对络绎不绝登门带着自家晚辈的老部下们。

肖征最开始高兴的,不过后面就厌烦了。

跟肖镇和肖曙像小孩子一样闹着回南山垭口老家,两兄弟没办法只好让退休的肖镇一起送回来。

肖曙还在国家航天中心里每天坐镇指挥调动航天资源。

肖镇正在品茶。记者们千方百计想要采访他,却都被挡在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