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秀琴能活到七八十年代。
也能达到《高山下的花环》中贵妇人那个级别。
也有人说,如果秀琴活着,到时候也只能被称呼为“嫂子”,成不了“大姐”。
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做评论,让我们看看双方所处的地位。
首先,赵蒙生父母在55年授衔时一个是少将,一个是中校。
秀琴这边。
首先,老李便是少将,而且开国袁帅及大将,老李大部分都跟过。
其次,秀琴还有一个哥哥,在老李当团长的时候,是主力团的营长。
而这个主力团,可跟新一团这样的编外团不同,那是能在光头蒋那边领到军饷的。
秀琴她哥哥如果没牺牲的话,在授衔的时候起码也是一个少将甚至很高。
也就是说,如果秀琴活到那个时候,家里最少两个少将。
再说说秀琴本人,18岁就是妇救会会长,用勃朗宁手枪击毙过鬼子卫官和汉奸。
要是能活到那个时候,秀琴自己的军功章绝不会少。
如果活到那个时候,绝对是在地方担任重要职位,起码也是个省级。
老李的小屋中,陈平安盘腿缩在炕上。
和老李两人,一边侃天侃地,一边就着下酒菜,碰杯喝着茅子。
老李之前本来是用碗喝的,但后来发现茅子可不比地瓜烧。
这玩意度数高,后劲大,用碗喝,容易喝多了误事,这才改成用杯喝。
当然,不论是用碗喝还是用杯喝,对于如今拥有黄金双肾的陈平安来说都差不多。
反正没个几十斤估计也不会喝醉。
“老李,你今年年纪也不小了吧,就没想找个媳妇啥的?”
陈平安一口酒下肚,又吃了口猪头肉,随意地问道。
如今的新一团物资充足,老李平时喝酒也敢搞个下酒菜了。
“咱老李今年,也有30岁了!”
老李闻言一口茅子下肚,继续说道。
“想当年,咱老李也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上门说媒的人,门槛都快给踢平了。”
“你猜咱怎么说?”
“怎么说?”陈平安捧梗道。
“咱谁都不要,把我娘那是急得呀!
但你想,咱老李是那闲的住的人吗,早就有相好的人了!”
“真的假的?”
陈平安看着一本正经扯淡的老李,有些不信邪的问道。
“唉,咱老李说的都是真的,咱那相好的,模样那叫一个周正!”
“那你们当时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陈平安问道。
“我们啊,都亲上嘴了,就在那村中的打谷场里!”
“要不是赶上黄麻暴动,老子参加了赤卫队,如今这娃都生了一大堆了!”
陈平安被老李逗的哈哈大笑。
这个年代的人还真是纯朴呀!
像老李这样三十岁的汉子,再吹牛皮也就只敢和人家女同志亲个嘴。
“李团长?”
就在这时,一道女声在院子里响起。
陈平安一时间神色有些古怪,他探查了一下,发现来人正是好像正是秀琴。
“别嚷嚷,团长正在里面跟陈先生谈事情呢?”
这个拦人的正是老李的警卫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