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 > 第247章 观影冲锋(7)家书

第247章 观影冲锋(7)家书(2 / 2)

看到这一幕,天幕下的人们再也绷不住,纷纷落下泪来。他们多么希望如今自己在弹幕中所说的话,能让光幕中的后世孩子们看到,他们只想告诉他们:

[娃儿们,你们受苦了!受苦了啊!]

此刻,他们觉得,那鹰军的最高指挥官确实有一句话说得没错,华夏人确实想跟他们同归于尽,至少,他们想。

“这时,之前那位新兵,也就是新兵通讯员喜子,颤抖着手从包中拿出了一张信纸,那是一张沾满了血渍的信纸,通讯员颤抖着将其打开:“崔班长的家书……””

一句话,不但吸引了阵地上所有幸存战士的目光,也吸引了天幕下所有人的目光。

“通讯员颤抖着声音,努力辨认着上面的字迹,将其念了出来:“吾儿……青山……父听……父听……””

可仅仅只是个开头,通讯员便已经泣不成声,再也念不下去。这时,侧脸被烧得血肉模糊的郑光哲却并不需要看便接上了喜子未能念完的话语。

“吾儿,青山。”

“父听闻,你将再赴战场,心有记挂,来信是想告诉你,父虽抱恙,然志与儿同。””

仅仅只是这开头的一段话,便已经让天幕下的百姓们红了眼眶。

“国难当头,未能亲自上阵杀敌,心存遗憾,幸有儿自觉请缨,参军报国,深感荣光。国家兴亡,匹夫有份,军人报国,赤胆忠心……”

李世民死死地咬着下唇,听着这份带血的家书,泪流不止:这是……这是多好的一家啊……满门忠烈……可那……那崔班长……怎么就……怎么就殉国了呢……。

可下一句话,才让天幕下的所有人知道,后世的人们究竟有多么爱这个国家,爱这片土地。

“父,无需你在身前尽孝,只愿吾儿,在民族份上尽忠。”

“父字。”

当最后两个字,由郑光哲沙哑着嗓音,艰难地从喉咙中挤出时,天幕下的陷入了一片死寂。

这封带血的家书,字字句句,都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

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没有催人泪下的生离死别,只有一位父亲,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写下了对儿子最深沉的期望。

国在家前。

无需尽孝,只需尽忠。

这是一种何等深明大义的取舍,又是一种何等剜心泣血的决绝。

[父要儿尽忠,儿已然尽忠……可……可他…他却再也回不去了!]

[崔家……崔家当真是满门忠烈啊!]

[“父虽抱恙,然志与儿同。”……这位父亲,他是抱着何等的决心,送儿子上的战场啊!]

[忠孝……忠孝难两全……可这位老父亲,竟亲手为儿子选了……]

[呜...我只想告诉这位崔父,您的孩子,做到了!他做到了啊!]

[他赤胆忠心,以身殉国,他……他……是英雄!是我华夏的大英雄啊!]

[是啊,这些战士们……他们是我华夏的好儿郎……是大英雄……他们都是啊……都是啊……]

而此刻,李世民的眼泪,早已如同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滚滚滑落。他没有去擦,只是任由那滚烫的泪水浸湿自己的衣襟。

他身为帝王,一生所求,便是臣民的“忠”。他曾以为,这“忠”来自于君王的威严,来自于律法的约束,来自于封赏的激励。

可如今,自天幕降临后,他才明白。

原来,有一种“忠”,是源自于血脉深处的传承,是根植于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它不需要任何外力的鞭策,它是一种自觉,一种荣耀,一种将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看得比自己生命、比血脉亲情更重的信仰。

“今越……”李世民的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他望着屏幕,看着屏幕里的战士们,问道:“这样的家书……在那时候,多吗?”

李今越的眼眶同样通红,她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地点了点头:“很多。那时候的很多英烈,都是告别了父母,辞别了妻儿,走上战场的。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清楚,若不将战火挡在国门之外,那燃烧的,就很有可能是身后的祖国。”

李世民闻言,缓缓地闭上了双眼,两行清泪再度滑落。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睁开眼时,那眼眸中,除了对战士们的心疼,更有了对他们更加的尊重与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