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京城的晨曦穿过宾馆的窗帘,洒下一片淡金。
波澜不惊的一天。
清江省代表团全体成员集体行动,乘坐大巴车,前往指定地点,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所有既定程序。
报到,领证,领取厚厚的会议材料。
刘清明第一次以代表的身份,踏入了那个过去只在电视新闻里才能见到的巨大场馆。
他的心跳,随着每一次脚步的落下而变得沉重有力。
第三天。
天色未亮,宾馆的走廊里已经响起了轻微的动静。
清江省的所有代表都换上了深色的正装,胸前佩戴着红底金字的代表证,神情肃穆。
迎着初升的朝阳,他们与其他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省份代表们汇合,人流如潮,却安静有序,一同走向那座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的庄严肃穆的大会堂。
刘清明的心情异常激动。
他跟随着人流,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历史的脉搏上。
在会场工作人员的轻声指引下,他找到了属于清江省代表团的座位区域。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身体陷入柔软的红色座椅,他却感觉不到丝毫松懈。
眼前的景象,比电视画面里呈现的要宏大壮观千百倍。
巨大的穹顶之上,无数灯光汇聚成灿烂的星河。
主席台的两侧,被一面面鲜艳的党旗所覆盖,那红色,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染成。
正中央,那个巨大的镰刀与铁锤组成的标志,在灯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庄严,神圣。
很快,能容纳数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主席台上,国家的核心领导层依次落座。
华夏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序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雄壮的国歌声响起。
所有人肃立,高唱。
刘清明的声音,汇入数千人的合唱之中,每一个字都发自肺腑。
国歌奏毕。
紧接着,另一首更加激昂,更加具有穿透力的旋律响彻整个会堂。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是《国际歌》。
这是一首全世界无产者,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语言,都能听懂的战歌。
刘清明再一次站着,胸膛里热血翻涌。
两世为人,这是他第一次,在如此庄重的场合,完整地唱出这首歌。
也是第一次,这首歌在他心里的地位,与国歌并列。
它仿佛是天生就刻在骨子里的旋律,让他的理想,他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有了具象化的表现。
为全人类的幸福而斗争!
这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可以在这个地方,被数千名志同道合者共同吟唱的信仰。
歌声落下。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会议主持人走上台前,宣布,华夏共产党第XX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始。
***
记者席被安排在主席台的两侧和前方区域。
位置有限,能进入这里的,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媒体精英。
清江省电视台的团队,最终只争取到了两个名额。
外景主持苏清璇,和她最默契的搭档,台里最资深的摄影师。
最好的机位,自然被更有影响力的央视主持人牢牢占据。
这场盛会,是华夏第一次尝试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向全国,乃至向全世界,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政治生态。
苏清璇和她的搭档,只能和其他省台、港澳媒体以及一些海外媒体的记者们挤在一起。
空间狭小,空气中充满了紧张和兴奋。
她需要不停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对着镜头进行现场报道。
这绝对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高光的时刻。
这样的经历,对她来说也是头一次。
但此刻的苏清璇,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怯场。
她的声音清亮而稳定,她的仪态从容而自信。
因为她知道,就在这个宏伟的会场里,在数千名代表之中,有她最爱的人。
那个人,正坐在
男友的优秀,是她此刻最大的底气。
***
第一天的会议议程,主要是听取上一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这份报告,刘清明前世是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的。
那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一个遥远的旁观者。
此刻,他亲耳聆听着报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他和所有代表一样,聚精会神,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要点。
同样的内容,在此情此景之下,他有了与前世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
这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整个国家前进的方向。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当第一天的议程结束,代表们开始有序退场,准备返回各自的宾馆,就这份重要的报告进行分组讨论。
就在林峥起身,准备跟随人流离开时,一名穿着制服的会场工作人员快步走了过来。
他俯身在林峥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林书记,请跟我来。”
林峥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点点头。
他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刘清明,用眼神示意他等一下自己。
然后,他便跟着那名工作人员,走向了主席台的侧后方。
刘清明心领神会。
他没有声张,只是跟随着清江代表团的大部队,一起走出了大会堂。
代表团的大巴车已经等候在外面。
刘清明没有上车,而是对省委办公厅的同事说了一声,自己需要等书记,然后便独自一人,在广场的廊柱边找了个不显眼的位置站定。
人潮渐渐散去。
没过多久,他等到了另一拨人。
那是跟随媒体记者们一起走出会场的女友。
在一众精心打扮,妆容精致的媒体记者当中,苏清璇的身影格外突出。
她的美丽,不是那种刻意的修饰,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和灵动,让她精致得像一尊会呼吸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