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天功夫,“周安”这名字就在京城传遍了,成了大伙儿嘴边最热络的词儿。
茶楼酒馆里,不管是穿长衫的文人,还是走街串巷的小贩,都在唠这个事儿。
“听说了没?周大人那田,一亩地能收差不多两石!”
“何止啊!皇上都亲自去瞧了,高兴得很,说要全国都这么种。”
“啧啧,周大人这不光是文曲星,还是神农转世哇!读书厉害,种地更是一把好手。”
“周家这往后,可是要发达喽!”
周安这风头一出,周家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谁都不傻,周安如今既有圣心又有民心。
眼看着前途光明,此时不结交,更待何时?
上京城里混的都是人精,攀高枝、躲霉头的事儿,比谁都熟练。
以前赏春宴上对周家女眷爱理不理的那些人家,如今都派了管家,提着厚礼上门,说话客气得不得了。
李杏和于春丽这回可算是挺直了腰板。
接待来访的女眷时,说话底气足了,笑容也明亮了。
曹嬷嬷在旁边瞧着,悄悄点头——这苦日子,总算熬出了盼头。
没过几日,司农寺就派了人来庄子里,带头的叫钱益。
这人穿着官服,看着斯文,说话也客气,可眼里那点看不起人的神色,藏都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