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停歇,采访也到了尾声。
灿烂的阳光斜斜切过和平饭店的露台,江风带着潮气渐渐温和下来。
苏珊放下话筒,忽然对着刘青山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刘先生,不知能否赏光,一起合张影?抹的话让我对中国青年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想把这份‘认识’带回美国。”
马克立刻附和,点头笑道:“我也有此意。这张照片或许会登上《时代周刊》的版面,让更多西方读者看到,此刻的中国青年是什么模样。”
刘青山略一思量,便点头答应。
三人齐齐起身,苏珊站在他右侧,马克在左,刘青山在正中间,三人并肩望向黄浦江的方向。
江面上恰好有艘渡轮鸣着汽笛驶过,苏珊的助理迅速按下快门,将这一瞬定格。
镜头里,刘青山的黑色中山装笔挺如松,白衬衫领口的纽扣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脸上没有了采访时的锐利,只剩一种沉静的笃定,与身旁苏珊的职业干练、马克的审视目光形成奇妙的平衡。
“谢谢。”
苏珊满意地点头,“这一定会是一张有力量的照片。”
合影刚结束,
《人民日报》的老编辑便带着一群国内记者围了上来,那位女记者笑得格外热情:“青山同志,我们也想跟您合张影!这么多国内媒体聚在这儿,也算见证了咱们青年作家对外发声的重要时刻,得留个纪念!”
其他记者纷纷附和,连摄影记者都把相机递给同事,要亲自入镜。
刘青山不好推辞,便站到人群中央。
二十多号人簇拥着他,前排的记者往前凑了凑,后排的踮着脚,《沪上日报》的女记者还特意理了理衣领。
随着“咔嚓”一声,这张包含了国内主流媒体面孔的大合照便成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像捧着一份共同的荣誉。
等人群渐渐散去,露台上终于空旷下来。
刘青山松了口气,下意识地往入口处、往外滩的人流里扫了又扫。
目光掠过穿蓝布衫的路人、戴礼帽的外宾,甚至连卖冰棍的小摊都看了两眼,却始终没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唉……”
他心中叹了口气,嘴角牵起一丝苦笑,心里头闷闷的。
看来还是在生自己的气啊!
宫雪没来,那宫墨轩和秦雪婷自然也不会来。
刘青山突然有点头疼,这下次还怎么去宫家?
要是去了,自己会不会被赶出来?
“嗨!找什么呢?魂都快飞走了!”
肩膀突然被人轻轻一拍,力道轻快,带着点俏皮。刘青山回头,见于曼妮正举着她那台银灰色的莱卡,镜头还对着他,月白色的连衣裙被风拂得轻轻晃,珍珠耳坠在阳光下跳着碎光。
“没什么。”
他避开镜头,目光转向江面,“就是看看黄浦江的风景,比书上写的壮阔多了。”
于曼妮“嗤”地笑出声,放下相机走到他身边,挑眉道:“少糊弄我。你刚才那眼神,跟我家阿黄找不着骨头似的,肯定在等人。”
她忽然凑近半步,压低声音,“不会是在找我吧?”
刘青山无奈摇头,“真不是。”
怕她再追问,就忙岔开话题,“你怎么来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不在家陪陪家人?”
“这话说的。”
于曼妮立刻扬起下巴,故作不悦地鼓了鼓腮,“咱们不是朋友吗?朋友今天接受外媒采访,这么露脸的事,我能不来捧场?”
她晃了晃手里的相机,“你看,我可是全程记录,独家素材!”
刘青山被她这副“邀功”的模样逗笑,心里的怅然散了大半,笑道:“那可太感谢了,回头洗出来可得给我留一套。”
“这还差不多。”
于曼妮转嗔为喜,指尖点了点他的胳膊,“采访结束了,接下来去哪?”
“回招待所。”刘青山揉了揉眉心,昨晚因梦境辗转,加上今天高度紧绷,确实有些乏了。
“回招待所?”
于曼妮瞪圆了眼睛,指着头顶的晴空,“这么好的太阳,回那冷清的小院待着?多无聊!走,我带你逛外滩去!”
“不了吧。”
刘青山婉拒,“昨夜没睡好,想回去补个觉。”
于曼妮上下打量他,忽然踮起脚尖凑近,鼻尖几乎要碰到他的衬衫,“看你这精神头,眼不红气不喘的,哪像缺觉的?”
她眨了眨眼,语气带了点促狭,“你该不会是……讨厌我,不想跟我逛街吧?”
“我哪敢。”
刘青山连忙摆手,想起昨天认识的于司长,便半开玩笑道,“要是回头你跟于司长说我坏话,我可真没处哭去。”
“算你识相。”
于曼妮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走吧,就当是庆祝你采访顺利。我带你去吃真正的沪上小吃,保证比招待所的饭菜香十倍!”
刘青山看着她眼里的光,像盛着揉碎的阳光,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转头对刚收拾好东西的屠岸打了声招呼:“屠主编,我跟于同学去逛逛,晚点回招待所。”
屠岸看了眼笑靥如花的于曼妮,又看了看刘青山,了然地摆摆手:“去吧去吧,年轻人多走走好。”
……
于曼妮拉着刘青山往江边走,边走边说:“先带你看外滩的‘万国建筑’。”
她指着江对岸那一排错落有致的楼宇,笑意盈盈的,“从这里数,那栋带钟楼的是海关大楼,钟声是照着伦敦大本钟做的;旁边那栋绿色圆顶的,以前是汇丰银行,你看门口那对铜狮子,据说民国时银行经理每天都要摸一遍狮子的头,图个吉利。”
她忽然举起相机,镜头对准刘青山身后的建筑群。
“你站过去点,让钟楼当背景。这张照片洗出来,能看出沪上百年的底气。”
刘青山依言站定,黑色中山装在欧式建筑的映衬下,竟生出种奇妙的张力。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都凝在这一瞬的取景框里。
咔嚓”一声轻响,
于曼妮放下相机,盯着屏幕笑眼弯弯。
“完美!”
她转身小跑着凑到他身边,月白色裙摆扫过他的裤腿,带起一阵栀子花香。
“该拍我们俩了。”
她举起相机反手往后伸,胳膊肘努力往后拐,想把两人都框进镜头里。
可镜头里要么只拍到她半张脸,要么把刘青山的肩膀切去一块,试了三四次,她噘着嘴放下相机,珍珠耳钉随着动作轻轻晃,嘴里嘟囔道:“胳膊还是短了点。”
刘青山看着她踮脚调整姿势的样子,忽然低笑出声,伸手接过相机。
“我来吧。”
他的指尖碰到相机冰凉的金属外壳时,于曼妮忽然抬头看他,眼里的光比江面上的碎阳还要亮。
其中,还潜藏着欢喜!
刘青山握住相机,指尖试了试快门的触感。
于曼妮立刻往他身边凑了凑,月白色裙摆几乎贴着他的中山装裤缝,发间的珍珠发卡蹭到他的胳膊,凉丝丝的。
“往这边点!”
她仰着脸看取景框,声音软了些,“让湖心亭的飞檐露出来一角,才好看。”
他依言调整角度,镜头里,两人并肩站在青石板路上,身后是海关大楼的钟楼,远处黄浦江的水泛着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