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逸霄 > 第427集:科技融合

第427集:科技融合(2 / 2)

林墨之却有了新想法。他拆掉了机器人的部分传感器,转而安装了压力反馈装置:\"不用追求完美复刻,能完成基础塑形就行。你看,像这样...\"他握着机械臂的操控杆,轻轻将糖条弯出弧形,\"剩下的细节,让体验者自己来完成。\"

这个改动让机器人瞬间有了温度。当孩子们用小工具给机器人制作的糖龙添加鳞片时,林墨之发现他们的专注度比面对完整样品时高得多。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甚至给糖龙加了一对蝴蝶结,理由是\"女孩子也可以很威风\"。

他们给机器人起了个名字叫\"阿竹\",还在机身侧面刻了条迷你糖龙。当\"阿竹\"完成当天的第一百次基础塑形时,林小婉突发奇想,用剩余的糖液给机器人做了个小小的糖制徽章,别在它的操作臂上。

\"你看它现在像不像咱们团队的一员?\"她拍着\"阿竹\"的金属外壳,发出清脆的响声。陈阳正在调试程序的手突然顿了一下,屏幕上的代码倒映在他眼里,竟有了几分糖液流动的质感。

传承馆的开放日那天,\"阿竹\"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孩子们排着队等待体验,家长们则举着手机拍摄机器人制作糖龙的过程。有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母亲特意找到林墨之:\"这种模式太妙了,既保留了手工的温度,又降低了门槛。\"

林墨之看着人群中跃动的身影,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真正的传承,不是把技艺锁起来,而是让它像糖液一样,能适应不同的模具。\"

四、屏幕内外的共鸣

VR体验馆正式开放的那天,来了个特殊的客人。十九岁的周明轩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是个重度游戏爱好者,他原本是被朋友拉来\"看热闹\"的,却在体验区待了整整一下午。

\"这和普通游戏完全不一样。\"摘下VR眼镜时,他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当虚拟的糖液在手里成型时,我居然真的有种...创造的感觉。\"

周明轩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来传承馆帮忙。他结合游戏设计理念,给VR系统加了个隐藏关卡——当体验者完美复刻出传统糖龙造型时,会解锁阿竹他们当年的制作花絮。这个改动让年轻人的参与度提高了三成。

有天深夜,周明轩在调试程序时,突然发现林墨之还在工作室熬糖。月光透过窗户,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个在虚拟世界里编写代码,一个在现实的铜锅里搅动糖液,两种不同的\"创作\"在寂静中达成了奇妙的和谐。

\"墨之哥,你说我们算不算...跨时空的传承人?\"周明轩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林墨之搅动糖液的手停了一下,随即笑了:\"你看这糖,冷了会凝固,热了会融化,但本质始终是甜的。就像咱们做的这些新东西,形式变了,根还在这儿。\"

他们的努力渐渐有了回响。有外地学校专程来定制VR教学系统,还有博物馆联系他们合作开发AR导览项目。当林墨之收到第一个外国体验者的邮件,看到对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写着\"我想学习真正的糖龙技艺\"时,他突然明白,当年阿竹他们走出国门时,大概也是这样的心情。

五、新的传承

深秋的糖龙文化节上,传承馆前的广场格外热闹。VR体验区排起了长队,AR展示台前围满了举着手机的人,\"阿竹\"机器人的操作台前更是挤满了孩子。

林墨之站在二楼的露台上,看着广场中央那座用三百个糖龙模型组成的拱门。阳光穿过糖质的龙身,在地上投下斑斓的光影,像一条跨越时空的河流。

林小婉跑上来递给他一杯热茶:\"墨之哥,陈阳说VR系统的用户已经破万了,还有二十多所学校想引进课程。\"她的脸颊冻得通红,眼里却闪着兴奋的光,\"对了,周明轩带了几个同学来,说想成立个线上传承小组。\"

林墨之接过茶杯,热气模糊了镜片。他想起年初那个冷清的清晨,自己对着空荡荡的传承馆发愁的样子。短短一年时间,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模样——既有白发老人在AR系统前追忆往事,也有孩童在机器人旁欢笑打闹,更有年轻人戴着VR眼镜,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界处,触摸着古老技艺的温度。

广场上突然响起一阵欢呼。原来是有个小男孩,在\"阿竹\"机器人的辅助下,成功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条糖龙。那糖龙歪歪扭扭的,龙尾还不小心粘在了翅膀上,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却有着一种特别的生命力。

林墨之转身回屋,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他要把今天的见闻记下来,就像当年的阿竹他们那样。笔记本的第一页,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的故事,能在新时代的土壤里,长出新的枝芽。

窗外的风掠过传承馆的飞檐,带着玉兰花的清香,也带着糖液的甜香,远远地飘向了山谷之外。那里,有更多等待被点亮的眼睛,和更多渴望被传承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