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伸出第三根手指,语气变得坚定起来:“所以,现在只剩下第三种最稳妥、也最有效的方法——抛砖引玉!
如果我手上能掌握一个能为多人带来实际利益、提供显着政绩的大项目。
它就像一块香气四溢的诱饵,自然会有一些不得志、坐冷板凳或者渴望进步的人主动向我靠拢。”
他的眼中闪烁着政客的精明:“届时,我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不仅能在省政府机构内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也能真正打开工作局面,把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给实实在在地烧起来!”
顾方远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
不得不承认。
白敬亭分析的第三种方法,确实是眼下最快、最有效的破局之道。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自己能从这笔投资中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投资白敬亭,支持他站稳脚跟,从长远看无疑是对自己有利的。
但不能对方要什么,自己就立刻无条件地给什么,否则很容易把胃口养“刁”,把合作关系变得不对等。
时间久了。
难保对方不会将这种支持视为理所应当。
所以,这个“度”,必须把握好!
施恩太重或太易,反而会适得其反。
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来得珍贵,这个道理他深谙于心。
“想法不错,”顾方远缓缓开口,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巧妙地将问题抛了回去,“那你想让我在省城,具体投资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呢?总得有个方向,我才好评估可行性。”
白敬亭神色一愣,下意识地摸了摸下巴。
他还真没仔细思考过这个具体的问题。
在他的潜意识里,顾方远做生意点石成金的能力太强,但凡他出手投资的项目,几乎各个都是赚钱的典范。
所以他觉得,只要顾方远愿意,随便弄点项目到省城投资,都绝对能起到一鸣惊人、帮他打开局面的效果。
此刻被顾方远具体一问,他的大脑立刻飞速运转起来,快速过滤着顾方远名下的产业。
目前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的,自然是刚刚下线的彩色电视机制造业。
但这玩意儿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显像管、元器件、技术工人……
不是想搬就能搬去省城的,投资巨大且周期太长。
至于再投一个电视机分厂……
他还没天真到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第二个就是服装行业了。
这也是顾氏目前最赚钱、现金流最稳定的行业。
但服装业说到底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算在省城搞个厂,放上几十上百台缝纫机,也显不出多大的规模和科技含量,无法达到他想要的“震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