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经理简单地看了看资质,也没问专利授权的事情,点了点头:“这个价格,是有具体的定价,还是比较灵活”
“我们主要是有三个定价区间,按照单月用量来计算,1000支以上、1万支以上、10万支以上,是三个不同梯度的价格,这个您也应该能理解。”颜辉虽然没有10万支的产能,但是他现在并不担心产能。
“我们这边.”王经理沉思了一会儿,“不瞒您说,我们单月的聚氨酯消耗量,大概是3000支。”
“我刚刚看了看您这边工厂的规模,感觉每个月的需求量应该有1万支吧”颜辉并非毫无经验,这几年他也对市场进行了多次的深度调研。之前参观过很多大型汽车厂,知道这个大概的需求量。这次来之前,也是大概判断这里的用量是一月一万支。
今天来的这一家,他简单地看了看规模,就知道已经不算是小汽车厂了,看样子每年大概能生产1万台中型客车。
“颜总对我们汽车行业,看样子还挺了解”王经理微微一愣,“也不瞒您说,如果全用聚氨酯的话,一个月一万支,确实也需要。但是聚氨酯实在是太贵了。”
“我懂了,”颜辉点了点头,“咱们应该还用了不少硅酮胶吧”
“嗯嗯,您是内行,是这样的。”王经理也实话实说。
颜辉一听这个话,就了然了。这个年代,“环保”这个词还比较偏向于书本化,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环保都还不是第一位的东西,甚至第二位第三位都排不上。
政府当然追求环保,但是处罚力度和规章制度非常不完善。
比如说汽车产业,2010年之前,大量汽车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硅酮胶。硅酮胶技术非常成熟,价格也低,是很多低端车的首选。
和脲醛树脂不同,硅酮胶本身不含有甲醛,但是由于工艺问题,很多助剂和原材料里不可避免地含有甲醛,而且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成分是醋酸。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东西可能见光分解,所以就算是用在车上,也只能用到背阴面。所以,车厂就是节约成本,也必须要使用部分聚氨酯。
“那我们的车间里是什么味道,估计不难想象了,”颜辉叹了口气,“这马上就进入冬季,车间里通风困难,这个味道.”
“那是有点大,不过我们的工人有这个专项补贴的。”王经理笑着说道。
仿佛有点补贴,呼吸道长期吸入醋酸就没事一样。
“嗯,那我们还是算成本吧。”颜辉说道,“我们公司对外是这样计算的,您这个需求量,单支700l的销售价格是75元,如果单月使用1万支,那么单支价格是68元。”
“啊差这么多7块钱!这个差价有10%了!”王经理一惊。
之前电话里大概聊过价格,他知道颜辉这边的聚氨酯很有价格优势,只是没想到差距这么大!而且,是否单月过万支,价格居然能差出来10%!
“嗯,这是我们几个股东统一商定的,”颜辉解释道,“这个价格是绝对不会更改的,除非单月达到10万支,10万支以上的企业,可以单独议价。或者也可以灵活一点,要是单月能超过5万支,我们同样也可以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