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此前一番激烈战斗之后,刘镇天等人已然疲惫到了极点。然而,眼前呈现的景象却让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的疲惫。天边赫然出现一道突兀的血色裂痕,犹如一个极为不祥的预兆,紧紧地揪住了他们的心弦。
那道血色裂痕横亘于天际,恰似一道烧得通红的刀疤。刘镇天身处灰烬之前,左手支撑着地面,右臂焦黑尚未痊愈,指节间依旧紧紧捏着那枚刻有“罗”字的封印残片。寒意顺着指尖不断往骨头里钻,可他依旧没有松手。
“切勿靠得太近。”他低声说道,声音沙哑得如同磨石摩擦一般。
李利珍将剑收回剑鞘,脚步却并未挪动,目光扫过殿外那道裂痕。邱淑静则扶着他的肩膀,掌心满是冷汗,手中仅攥着星纹盾剩下的半截残柄。诸葛无为蹲在地脉的裂缝旁,指尖按压着焦黑的残符,脸色显得灰白无比。
“地脉现已趋于稳定。”他抬起头来,“但残留的邪气正朝着深处退去,似乎……像是被某种东西吸走了。”
刘镇天缓缓站起身来,双腿仍在微微颤抖。他把残片小心翼翼地塞进怀中,左手轻轻一抬,鸿蒙印的虚影在掌心微微晃动,金光虽显得微弱,却成功稳住了经脉里紊乱的气流。
“进行清场工作。”他命令道,“将所有能够带走的东西仔细翻找一遍。”
亲卫们立刻迅速上前,在灰烬堆中仔细翻找。李利珍则守在侧翼,剑尖轻点地面,青光时不时闪烁一下,时刻警惕着万一还有余劲反扑。邱淑静利用残盾布下一层几乎难以察觉的幻障,这层幻障虽薄,却能够有效遮住几人的气息波动。诸葛无为则运用最后一点精血引动地脉的微流,以此确认是否存在二次封印的征兆。
半个时辰之后,一名亲卫从灰烬下方成功挖出一个玉匣。这匣子通体漆黑,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裂纹,所幸并未破碎。刘镇天接过玉匣,指尖轻轻一划,封印便应声而开。
玉匣里面静静地躺着三卷残页,纸张颜色泛黄,边缘已经焦卷,上面分别写着“九转玄骨丹”“地脉重凝方”“星髓引脉诀”——无一例外,全都是用于炼体的古方。匣底还镶嵌着一枚晶核,晶核通体乳白,内部有血丝状的纹路正缓缓流动。
“此乃玄骨母髓。”诸葛无为喘着粗气说道,“它是炼体圣药的关键引子,能够激活已然枯死的经脉……这等珍贵之物,按常理不该出现在此地。”
刘镇天凝视着晶核,忽然间,他感觉到体内的鸿蒙真元轻轻震动了一下,仿佛是感应到了什么。
“继续往里深入。”他说道,“这地方绝非表面看上去这般简单。”
主殿后方存在一座偏殿,殿门被巨石封死,表面刻满了层层叠叠的符文。这些符文纹路扭曲,与大炎大陆的阵法体系完全不同。李利珍尝试施展剑气,剑气刚一触及墙面,整片石壁便嗡嗡作响,碎石簌簌落下。
“切莫强行突破。”刘镇天赶忙拦住她。
他抬起右臂,指尖蘸取了些许鲜血,在空中绘制出一个残缺的印纹——这是鸿蒙印的变式,融入了封印残片上“罗”字的逆向轨迹。符文绘制完成之后,石门上的禁制突然微微颤动,裂开了一道细小的缝隙。
“看来它认得这个印纹。”邱淑静低声说道。
石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向下延伸的通道。通道壁面刻满了流动的符文,幽光微微闪烁,仿佛这些符文是活物一般。刘镇天走在最前方,左手以鸿蒙印虚影护体,每迈出一步,符文便会随之亮起,仿佛是在回应他体内的真元。
通道长度并不长,前行百步之后,便出现了一间密室。
密室中央悬浮着一块残破的阵盘,阵盘仅有巴掌大小,边缘缺失了一角,表面布满了裂痕。此地灵气极为稀薄,几乎难以感应到,然而阵盘却稳稳地悬浮在空中,并未掉落。
刘镇天伸手试图触碰阵盘。
指尖刚刚触碰到阵盘边缘,他的神识便猛地遭受一阵刺痛,仿佛被一根尖锐的针直直扎进天灵。他咬紧牙关,并未缩手,左手的鸿蒙印虚影立刻笼罩住阵盘,金光缓缓渗入裂痕之中,努力压制那股反噬之力。
阵盘上渐渐浮现出几个字——“鸿蒙炼星殿?七十二炼体阁”。
李利珍不禁皱起眉头:“这与你所在的宗门名称相同?”
“并非仅仅同名。”刘镇天紧紧盯着那几个字,声音变得低沉起来,“这里极有可能是源头。”
他心中陡然一动,似乎有某种想法呼之欲出,但又觉得实在难以置信。
他强行读取阵盘上残存的信息。画面呈现出断断续续的状态:地星地脉枯竭,一群修士被带入此地,躺在石台上,体内经脉被玄骨母髓激活,随后再以丹方配合地脉微流重塑根基。实验记录的最后写道:“地星修士灵根闭塞,唯有通过炼体之法方可突破障碍,历经七十二炼之后,则可奠定仙基。”
诸葛无为艰难地开口说道:“这极有可能是上古大能所设的试炼场。而且是专门为地星人准备的……一条炼体之路。”
“难怪在锁星大阵之后,地星便再无人能够成仙。”刘镇天低头看着玉匣里的丹方残页,又转头看向阵盘上的记录。所有的线索似乎都能够相互印证。玄骨母髓并非偶然出现在此地,它是一把钥匙,是重启地星修士修炼体系的关键第一步。
“并非没有修炼之路,而是这条路被隐藏起来了。”他喃喃自语道。
邱淑静紧紧握住残柄:“所以,这个地方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地星人重新踏上修炼之路?”
“不止如此。”刘镇天指向阵盘背面,那里刻着一行小字:“炼星非炼人,炼体为承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