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田典从成了受高仁侑蒙骗的受害者。
田典从与何文时的辩论一时间难分输赢。
胤禟出例:“皇阿玛,既然不知他们说的是真是假,不妨派人去调查一番,顺便将几位榜下捉婿的情况一起调查下,免得出现同样的事情。”
康熙:“抛弃糟糠,道德败坏,于情于理,都不能容忍。老三,朕将此事交于你,盼你早日给朕一个结果。”
胤祉出列:“儿臣领旨。”
胤?:“皇阿玛,不管田大人所言是真是假,榜下捉婿乃歪风却是可以肯定的。”
“诸位榜下捉婿的大臣纵容歪风成长,意在扰乱大清纲常,此举当罚。”
徐文元:“皇上,臣等榜下捉婿,意在效仿前人创造几段佳话,绝无扰乱朝纲之意。”
“臣捉了人,皆有问过是否有亲事,有亲事者皆不会考虑。如同臣前面捉过的贡士甘廷珍,他说已成亲,臣便让他走了,事后再未纠缠。”
“臣榜下捉婿,意在为小女找户好人家,若是有妻者,还将小女嫁过去,便是为妾。臣虽不才,却不至于将女儿送于一小小贡士为妾,请皇上明鉴。”
徐文元庆幸当时将甘廷珍放了,否则真逼人娶了他的女儿,就是明知故犯,必定讨不了好。
其他捉了婿的大臣同样一一上前自辩。
“皇上,臣有问过贡士的亲事,无故意为难他们之举,若是贡士有不愿者,臣不会勉强。”
“皇上,臣亦有问过,不曾勉强。”
何文时:“但是你们捉来的婿,要么是已经成亲,要么已定亲,这么多人在一块,绝无可能是巧合。”
康熙:“此事到此为止,待老三查清事情真相,再一并处理。”
回到太子府,一众人聚集在一起。
胤祥叹道:“能混到朝堂上的,果然个个是老狐狸。”
苏策丽:“十三弟怎么有这种感叹?”
胤祥将朝堂上榜下捉婿的进展说了下,最后道:“……,明明知道老狐狸们有问题,偏偏没有实质证据。”
一个两个人或许是巧合,个个如此,谁会相信是巧合。
偏偏他们真没沾手贡士背后之事,最多就是让下人给贡士暗示暗示,明面上不落人把柄。
苏策丽:“怪不得他们敢做出榜下捉婿的事情来,一旦成功了,就有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晚辈。若是失败了,只损失了一个女儿。这笔买卖做得值。”
家中儿女本就是资源的一种,以利益为先联姻,用一个女儿换潜力巨大的晚辈,怎么不值。
这些人是琢磨透了康熙的心思,知道他现在注重名声,有着法不责众的条例在,这点小小错误,他们试得起。
胤禟:“榜下捉婿一事,最多能将走捷径的贡士打下去;朝臣这边,希望不大。皇阿玛最多训斥几句。”
胤?:“有了这些,已经达到我们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