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怎么对一个写‘我想成为我自己’的句子——动手。”
“教学楼内·搜查现场”
“林光。”
“我在。”
“你是否将课堂内容嵌入分布式设备?”
“是。”
“你是否知道该行为属非法?”
“是。”
“那你为何仍执意执行?”
“因为我更怕‘合法的沉默’。”
“我们将带走你所有设备。”
“可以。”
“但你最好带走全镇所有学生的骨头。”
“什么意思?”
“我写的内容已经不是文件,是他们记住的句子。”
“你不能删除记忆。”
“江晚吟。”
“逻辑组没找到数据本体。”
“那他们怀疑什么?”
“怀疑‘骨语’不是物理传播,而是‘情绪感知式共鸣记忆’。”
“也就是说……”
“林光的话,被记下来的,不是声音,而是感觉。”
“而感觉,是删不掉的。”
“砚舟。”
“他们失败了。”
“不,他们开始害怕了。”
“你怎么看得出来?”
“他们调了回程线路,准备从核心城发起‘统一教育修正案’。”
“那是什么?”
“将‘骨语课堂’定性为‘潜在意识诱导暴力’。”
“他们要让林光,从讲师,变成威胁。”
“小光。”
“你还敢再讲下一课吗?”
“敢。”
“你不怕被抓?”
“我怕……但我更怕这把火,烧到一半就被掐死。”
“你想讲什么?”
“我要讲‘如何活在不能说话的世界’。”
“骨语课堂·非官方脱网同步”
“主题:《闭嘴的时代,你该怎么喊》”
“今天我不写什么。”
“我就问你们一句话。”
“如果明天起,你不能再说‘我是我’,你还会是谁?”
“如果你想说‘我痛’,却被告诉你在影响秩序,你还敢说吗?”
“如果你说‘我不想被标签’,却被打上更多标签,你还会说吗?”
“我说这些,不是要你反抗。”
“我说这些,是让你别忘了——你天生就有说话的骨头。”
“这世界怕你张嘴,不是因为你吵。”
“是因为你真。”
“今天的作业,是闭嘴。”
“闭嘴半小时,然后想想,你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那句话,就刻在你骨头里。”
“哪怕你永远不能说出口——你也会知道,那才是你。”
“当晚”
“中央教育司特派组会议纪要泄露”
“我们无法对抗‘脱网感知教育’。”
“林光已不再依赖网络传播。”
“建议转移控制权,启动‘根源封禁’——将其身份标注为‘思想级威胁个体’。”
“江晚吟。”
“他们……准备放弃教育程序,转为‘处置等级’了。”
“我知道。”
“那我们……”
“启动‘火种转移计划’。”
“现在?”
“现在。”
“小光。”
“我们要藏你。”
“不。”
“你知道他们要动真格了?”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退?”
“因为我就是火种。”
“我一走,火就灭了。”
“你知道这世界不配你燃烧自己?”
“可我知道有很多人,是因为我点过一次火,才知道夜不是永远的。”
“那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他们哪怕有一天被逼闭嘴,他们的骨头里还有一句话。”
“什么?”
“‘我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