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说的话后果有多严重?”
“你知道你手上这份公文会摧毁一个孩子的自由权利吗?”
“镇议会大厅,内部远程会议启动”
“核心城直播室,监察记录接入中”
“江晚吟。”
“你是否承认林光为当前界碑镇户籍儿童?”
“承认。”
“你是否是其第一教育责任人?”
“我是。”
“你是否知晓若被认定为‘不适宜公开培养对象’,需交由专业中心处置?”
“知道。”
“那你是否提交异议材料?”
“已提交,并附带全镇联合签名抗议函、专业评估报告,以及……一条视频。”
“视频?”
“播放。”
“播放内容:《林光公开演讲录》”
“结尾字幕:孩子不该被定义,更不该被掐断成长的自由”
“唐代表。”
“你现在还有理由带走他?”
“他言辞激烈,易造成认知导向误差。”
“那我问你一句。”
“说。”
“如果今天站在那里的不是林光,而是你的孩子——你愿意他因为说了真话就被贴上‘不适宜’标签?”
“沉默”
“你觉得他是危险因子?”
“有潜在可能。”
“那你就是在说,未来‘思想偏差’也能成为犯罪前提。”
“我没说‘犯罪’。”
“可你在把‘潜在’当作判词。”
“江晚吟。”
“我可以给你一个妥协方案。”
“你说。”
“我们不带走他,只派一名监察员长期驻镇,观察记录。”
“不行。”
“为什么?”
“因为孩子不是实验样本。”
“那你给我一个理由,能说服我上级停手。”
“好,我给。”
“林光不是你们造出来的,也不是你们养大的。”
“他是我们拼着性命、血汗、失眠和废土教出来的。”
“你们没资格带走他。”
“唐代表。”
“你要打报告可以。”
“但我警告你。”
“你敢签‘带离令’,我就敢让界碑镇脱离联教系统,转为完全自治。”
“你没权限。”
“你去查查‘Z遗产教育条款·特别条文附录’,是谁留给我这个权力的。”
“谁?”
“林沐。”
“唐彦斐沉默,最终签下“延后监察+取消带离”协议”
“界碑镇保住林光”
“第一道自由教育试点,胜利守住孩子的选择权”
“砚舟。”
“我们赢了吗?”
“不是赢。”
“是守住了他原本就应该拥有的生活。”
“小光。”
“我在。”
“如果我告诉你,今天有人来想带走你。”
“我猜到了。”
“你不害怕?”
“我怕,但我更怕你为了我低头。”
“我不会低头。”
“那我以后也不怕了。”
“江老师。”
“嗯?”
“我还可以……迟到上课吗?”
“可以,只要你别把讲台电晕了。”
“界碑镇·傍晚”
“沈砚舟坐在教学楼顶,江晚吟倚在他肩上”
“砚舟。”
“嗯?”
“我不知道我们还能护住他多久。”
“但我知道,明天我们会继续护。”
“林光望着镇中心的那棵光树”
“你们想让我当神。”
“那我告诉你——我只是个孩子。”
“但我会记得,是谁让我拥有说这句话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