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碧青又在小厨房给您炖了老鸽汤,里面加了黄芪、枸杞、人参,最是滋补,您回去便能喝上。
另外,老太君又叫人送来两只老母鸡,说公子考试辛苦,得好好补补。
还有世子也送来了一些莲子百合。”
回去的路上,谢不二一边赶车一边说给沈淮听。
不管是老母鸡还是莲子百合,都是滋补好物。
“老太君和世子有心了,等我休息好了,再去道谢。”
这几天,沈淮吃不好睡不好,又极为耗费脑力和精力。
三场考试下来,他都觉得自己瘦了、憔悴了,回去只想睡个痛快。
在这之前,沈淮把自己泡进浴桶中,里里外外的搓了个遍。
洗完澡,再来一碗鲜美的老鸽汤,这才回房睡觉。
……
青萍县,万秀村。
沈七刀和沈继业这几天没睡好,心里总想着会试的事情,但又不敢在黄氏、林氏、沈杏几个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憋得很是难受。
直到十八日,会试结束,两人才叫林氏和黄氏准备香火纸钱,并带上沈杏去祠堂给老祖宗们上香。
沈杏能进祠堂,除了沈淮的争取,还有沈家每年捐三十两助学金,三十亩族田的功劳。
原本有几个族叔不同意的,但被沈七刀和沈继业狠怼之后,便不敢有意见了,毕竟他们还要靠沈家过活,若是关系闹僵,活计不保。
大房、二房、四房比较开明,觉得沈杏聘夫留家,以后生的子嗣也姓沈,跟男人娶媳妇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上个香而已,问题不大。
几个叔公人老成精,更不会反对。
毕竟大夏都有开国女帝和独立女户了,逢年过节给老祖宗烧个香而已,小意思。
何况,族中能有今日,全靠沈淮和作坊支撑。
他们还傻到去得罪人。
什么女人进祠堂不吉利这种,在实力和利益面前,压根就是废话。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沈杏,今日前来上香,请求诸位祖宗保佑我弟弟沈淮高中进士,保佑我沈家门庭昌盛。”
沈杏手持三炷高香,虔诚跪拜。
林氏和黄氏在外面念念有词,见沈杏出来了,才朝里面的牌位拜了拜。
“也不知道三郎现在如何了?”沈继业率先出声,“京城那边比我们冷,考棚又是露天的,若是遇到倒春寒,那可不得了。
冻手冻脚不说,就怕一不小心得了风寒。
听许亲家说,身体不好的,考完很有可能大病一场,甚至有人因此一病不起。”
林氏和黄氏一听会试如此凶险,一颗心都提了起来。
“三郎常年练武,身强体健,应该能抗住寒气。”沈七刀心里也担忧,但在林氏和沈杏几人面前没有表现出来,“先等着吧,若是考中,县衙那边肯定会派人通知我们。”
“爷爷说的在理,我们安心等消息便是。”沈杏对沈淮有信心,“三郎天资好,又有谢大人这样的人物指点,他自身又刻苦,肯定能上榜的。
与其担心,不如多赚钱钱。
等三郎派官了,家里也好出银子给他打点。”
如今的沈杏,比十几岁的时候稳重了许多。
历练这几年,见识到世道险恶,看待事情,不再流于表面,而是想得更远。
行事也更为强势。
“还是杏丫头想的长远。”林氏非常赞同沈杏的话,“若是三郎有幸考中进士,便能下放地方做县官,我们沈家朝中没人,只能在人情来往方面多操心。
不求别人提携,别使绊子就行。”
说到这里,沈杏突然想起黄达海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