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州到高家村有二百多里,心境的变化让他看着车窗外的丘陵和村落别有一番滋味。张克南对于橘子的品相很满意,预计一个礼拜就能卖空,到时候再弄二十吨。
张克南开着车,后面装了几篓橘子,他们先到了马店,马婶看到女婿来看他,急忙让老三媳妇去厂里叫马建国回来。
老丈人明显衰老了,背略略佝着,急忙给他让烟,马婶去厨房给他们弄荷包蛋。
谈了半个小时,马建国说:“那边只要站稳了,捎个信儿,厂子后面还有一大块空地,咱们再弄个养猪场,麦麸不用再买了,把我们的猪都卖到延州去。”
高加林说道:“这事最少还得半年,我不在家,有啥事儿让嫂子们多去看看玉芳。”
“这不用说,你妈和你大嫂一礼拜去你家两回,不得不说你那德顺爷,这老头儿能干,可帮了你大忙。我上次去还给提了两瓶烧酒。加林,家里的事儿不用操心,把你那一摊干起来,咱神树的人脸上都有光。”
听到马建国这样说,高加林很感动,没有这些亲人的大力扶持,他就是分成八个也应付不来。
来到村口,明楼和几个老汉在聊天,两人下车给他们让烟,高加林更是把橘子拿出来塞到老人的手里。三洋的父亲高保良拉着高加林的手说道:“加林,没有忘本呐,你这娃有出息。”
高加林觉察出保良叔眼里的异样,把他拉到一边儿问道:“保良叔,三洋现在忙啥呢?”
提到三洋,高保良的眼泪流了下来,正要开口,那边的高明楼走了过来,“加林,先回去看看你爷和玉芳,一会儿去我家吃饭,保良也去,三洋的事情晚上再说。”
张克南送加林到养猪场,拉着高明楼走了。高加林母亲颠着小脚看着儿子白白的脸,“来,让妈看看,没有瘦,大城市的伙食应该不赖。”
高玉德抽出一支儿子买的纸烟点上,这时左邻右舍陆续过来,高玉德没多久就散了一盒烟。高加林母亲搬出一篓橘子,哪一家都分四五个,说是让孩子放学尝尝。
大家围着高加林问东问西,他不厌其烦和大家说话。玉芳挺着大肚子忙前忙后倒茶拿糖,好像办喜事一样。
德顺老汉喂完猪也过来,高加林打开一把高椅子扶着老人坐下,老汉看着不是亲孙子的孙子,眼角溢出了泪花,“加林呐,你这一走,爷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