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玄德至水浒 > 第325章 昭烈帝重临故都 李伯纪城头明志

第325章 昭烈帝重临故都 李伯纪城头明志(1 / 2)

第325章

李纲从宫中出来,方到门口时候,却有一个老太监拦住,道:

“大人,且听老身一言。”

说着,从身后拉出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这老太监眉毛已然白了,满脸的皱纹,便是下颌也是松松垮垮的肉耷拉着。

李纲认识这个老太监,他本是大理宫中的总管,当年击破大理时候,段正兴投降,这位老总管便也成了俘虏。

因他善于管理宦官宫娥,又勤勤恳恳,便也在这成都府宫中当差。

老太监拜倒道:

“大人今日出去,且带这孩子走。他本是前大理国主段正兴之子,段智兴,现为质子在宫中。如今情形危急,这孩子也什么用处,

宫中用度缺少,陛下不管宫中之事,这孩子全靠老身几个周济,可现在宫中紧着陛下供应,这孩子饿了几顿了,请大人发发善心,带这孩子出去,寻个活路。”

说完,涕泣而拜。

这大理与宋有着灭国之仇,这老太监为了保段氏血脉,竟然求到仇人头上来了。

李纲见了,心中百感交集,道:“你且以为这普天之下便有这孩子的安身之处么?”

老太监道:

“老身久闻大人乃是忠孝仁义之人,且惜这性命,便是以后将这孩子送入庙里剃度,也好活下来,不负老身此生为臣一场。

他父亲去刺汉帝,如今想是已被汉军所殁,只留这一骨血,万望大人怜之!”

李纲眼圈泛红,道:

“为臣一场...老夫亦是如此,也罢,便教这孩子暂留我家中藏住,城破之后,便看其造化了。”

说完,便领着段智兴出门。

李纲出门感叹,

“我大宋便是多些如这宦官一般的忠义之士,也不至于此,至于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兄弟,实在是无节之人。”

说着又对段智兴道:“汝乃大理国王子,如今眼见宋灭,你去迎汉军,可活命,或可有荣华富贵。”

段智兴摇摇头,道:

“大理早亡,我父亲曾言,朝代更迭亦是自然之理,况且大理之地久慕王化,我从不恨大宋。”

李纲道:“已然无甚紧要,我观你幼而聪慧,不忍你死于战事。”

段智兴道:“我听说父亲死于汉军之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愿与大人这样忠贞有节之士共死。”

李纲叹息,将段智兴送入府中。

又过一日,刘备率汉军兵临成都城下。

但见汉军十数万,旌旗蔽空,盔甲耀眼,真个“黑云压城城欲摧。”

汉军将士多是旧宋之人,少时多受宋官吏欺压,如今知道,破了这个城,便再无大宋存在,破了这个城,大汉便更是名正言顺。

林冲、秦明等将,看着成都城头偌大的宋字旗帜,皆嗔目而视。

这旗帜曾经在他们头上,在这大宋的旗帜下,奴颜婢膝之辈逞权,阿谀奉承之徒食禄,

好汉埋没,英雄无用武之地。

就是在这旗帜下,闲人浪子凭着蹴鞠之道成了太尉,就是在这旗帜下,佳人贤妻被人调戏。

刘备此时却是静静的看着成都城墙,数百年过去,这成都变化之大,令刘备咂舌。

城墙,城门皆无当年之影子。

大军整队立在成都城下,肃杀之气从城外穿透城墙,直逼得整个成都府安静异常。

城上的宋军,早已没了胆魄,在城墙之上战战兢兢,有个炮手竟然手脚发软,连炮子也抬不起来了。

李纲朝服,立于城墙之上,其面如故,庄严似水,若不是他在,只怕此刻城墙之上的宋军早做鸟兽散了。

毕竟到了如今,士卒之间纷纷离心离德,如此情形,不见陛下出来,也不见陛下逃走,许多猜测谣言,早就布满军中。

若不是李纲凭着威望弹压,只怕宋军只会先是大闹成都府,乱抢一通,而后作鸟兽散了。

刘备纵马上前,身后林冲持丈八蛇矛,朱仝持青龙偃月刀相随,上前道:

“且叫赵桓小儿出城答话!”

刘备此刻心中百感交集,方才镇定下来故地重游的感慨,却目光一瞥,见到神似关羽的朱仝,陡然间,前世二弟之仇直冲脑海。

刘备此时料定,便是这孙权此刻开门请降,自己也饶不得他,定要亲手为二弟复仇。

城上无人回答,李纲方欲回答时候,忽然身后有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