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要陆军插上翅膀,没有重型直升机是行不通的。
正因为如此,舟桥旅领导一开口就要五架。
其他部队领导哪里肯干,一线作战部队还没怎么着呢,作为支援力量的工程兵就想要五架直-8ps,这怎么可能。
于是,一位炮兵部队的领导当即就不满了。
他毫不客气地开口怼了过去:“工程兵部队还是先等等吧,依我看,最应该装备的应该是我们炮兵部队。”
“直-8ps货仓承载能力8.2吨,外部吊装10吨,复合装载吊装重量9.3吨,刚好是我们一个66式152加榴炮炮班的全部体量。”
“5.7吨的炮,1.3吨的弹药,还有9个全副武装的炮班成员,简直完美匹配。”
“说实话,当初半吊子直-15搭载86式122榴弹炮炮班做炮兵空中机动试验时,我就持保留意见。”
“一来直-15不够成熟,二来86式的威力太小,口径才122,顶多算个师属火炮。”
“66式152加榴炮,那可是集团军的宝贝重炮,要是能和直-8ps搭配起来,炮兵的战斗力简直能一飞冲天!”炮兵部队的领导越说越激动,连“一飞冲天”这样的词都冒出来了。
也难怪他这么兴奋,直-8ps这种重型直升机对炮兵战斗力的提升,简直是明摆着的。
“陈队,对于这次用直升机牵引火炮,你有什么看法?”屈菁菁问道。
“我觉得,咱们现在急需这种重载武装直升机,运送问题一解决,火力自然就跟上去了。”陈夏回答道。
“没错,这样就算战线拉得再长,我们的火力也能跟上战场的节奏。”
“嗯,我不敢说一定能怎样,但我觉得这种牵引火炮更适合长距离作战,能协调远程火力打击,提升士气,做到战必胜,攻必克。”
“我还是觉得咱们的无人机更给力。”安然插了一句。
“但有些对地打击任务,还是牵引炮更靠谱。”陈夏反驳道。
炮兵,特别是冷战后的现代化炮兵,除了保持强大火力外,更看重的是机动性。
一方面,机械化部队的快速突进需要炮兵能跟上节奏,随时提供火力支援;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反炮兵雷达等先进电子装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反炮兵火力的反应速度,炮兵部队很难在一个阵地停留太久。
这种情况下,炮兵必须具备极强的机动性。
为此,以前以华夏为首的一些国家大力推进炮兵机械化发展,研发出一系列能够伴随机械化部队前进、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自行火炮系统。
而那些笨重的牵引式火炮,则交给了战斗力较弱的二线部队或动员部队,作为精锐机械化部队的补充或支援。
从华夏研制的2A65式152加榴炮就能看出来。
这款被誉为华夏时代性能最出色的集团军级火炮系统,在前华夏的军备体系中,其实只是2S19型自行榴弹炮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它的牵引火炮更多是用于性能测试、弹药试射和装备评估,剩下的就是出口到叙利亚、伊拉克等地赚点外汇。
说白了,就是刷经验和赚钱的工具而已。
远没有2S19型自行榴弹炮那么重要。
只是因为华夏突然解体,俄罗斯经济断崖式下跌,无力承担成本更高的2S19型自行榴弹炮的采购。
不得已只能用廉价的牵引版本来应付原本装备2S19型自行榴弹炮的炮兵部队,这才让2A65式152加榴炮显得有点分量。
实际上,如果华夏不解体的话,整个华夏地面部队在90年代中期就能基本淘汰牵引式火炮,完成炮兵机械化改造,将炮兵能力再提升一个台阶。
而与之相反的,以米国为核心的西方国家虽然也重视重装机械化的自行火炮发展,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牵引式火炮。
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提升炮兵的机动性。
那就是在尽可能降低火炮整体重量的同时,将直升机这种高机动性航空装备纳入陆军作战体系。
特别是炮兵的作战体系中,从而给炮兵插上翅膀,让火力无限延伸。
于是,米国从英国引进了L119型105超轻型榴弹炮,并改进成M119型105超轻型榴弹炮。同时,他们还在积极开展新一代超轻型155榴弹炮的研制工作。
与此同时,米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大量采购CH-53H“超级种马”和CH-47D“支奴干”重型直升机。
这两者的结合,使得米国炮兵的机动能力非常强大。
以海湾战争为例,无论是101空中突击师、82空降师,还是陆战队远征第一旅,这些在美军建制中属于典型的轻型部队。
即便面对实力强悍的伊拉克共和卫队,他们也不落下风。除了强有力的空中火力支援外,这些部队的炮兵部队能够伴随主力部队行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在此过程中,搭载成建制炮兵部队的重型直升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到国内,无论是前华夏的炮兵机械化,还是米国人的炮兵航空化,都让我们国内的炮兵部队羡慕不已。
奈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部队经费有限。
除了极少数精锐战备值班力量能够装备83式152自行榴弹炮或85式122自行榴弹炮外,大多数部队还是只能使用传统的牵引式火炮。
尽管大部分炮兵部队都配备了汽车等摩托化装备,但机动能力仍然很差。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作战能力已经严重落后。
关于炮兵航空化,连机械化这种相对低成本的事情都还没搞定,炮兵部队哪敢奢望航空化啊?
就算心里有想法,国内有能装下整建制炮兵部队的重型直升机吗?
“我们从来没接触过这种东西,这条路肯定难走。”屈菁菁说。
“再难,我们也得走。”陈夏坚定地回答。
“为什么这么说呢?”安然不解地问。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和米国、西方的关系就可能闹僵。”陈夏解释道。
“所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不仅要研究无人机技术,还得把步兵、炮兵往天上送,发挥我们的优势,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资本主义国家吃亏。”
也因此,炮兵部队这些年过得挺憋屈,除了装备了一些进口的炮兵雷达和几门用于阅兵、展示的155牵引式火炮,几乎没什么新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