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人事(1 / 2)

程婳斟字逐句汇报的同时,一直紧盯着徐勃的神情。看到徐勃的眉毛挑了一下,程婳心里莫名添了一丝紧张。

这是程婳从政多年来鲜有感受到的紧迫感!

别说以前的县委书记程周进,之前即使面对组织部的顶头上司,身为市委常委的组织部部长刘勇进,程婳内心也没有这样紧张过。

程婳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后,轻咳一声以缓解紧张感。

对于程婳的回答,既徐勃的意料之中,也在他的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程婳会用官话回答,意料之外的是她提到了交通建设…

“程部长,乡科级副职的调整现在组织部有没有具体的意向和实施方案?”徐勃问。

程婳指尖在杯沿无意识地划了半圈,将喉间的局促压下去,声音稳了稳,道:“徐书记,乡科级副职调整方案组织部正在磋商中,目前有三个初步方向。”

“说说看。”

程婳感受到徐勃的审视目光,抬眼迎上去,语速放得更缓:“徐书记,一是优先考虑近年新录入、在乡镇一线工作满三年的年轻干部。拒县委组织部考察,好几个乡镇的联络员都是科员满三年,群众口碑极为扎实。”

“二是卡住‘基层经历’硬杠,重点摸排偏远乡镇现任中层,把真正沉下去解决过征地、信访等实际问题的人筛出来,担任乡镇副职。”

“三是预留两个名额给差额考察,防止论资排辈,最后由部务会票决前两名,选定人选后报县委拍板……”

徐勃没接话,指节叩了叩桌面,声音不高却带着分量:“乡镇工作讲的是务实求真,乡镇副职是实施各项工作的先锋队,要找能啃硬骨头、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且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都过硬的人。”

“另外,干部任用一定要注重民主测评——乡镇工作没有扎实的民意基础,根本开展不好。”

近期,徐勃心里有个大胆想法:让一些在村镇当地有威望、有魄力的村两委干部,以非公务员身份兼任乡镇副职。

这想法不是他突然的天马行空,而是琢磨了许久的结果。对陆东县来说,真正能发动群众的,不一定是县委县政府,也不是乡镇党委政府,而是村两委班子。

打破“公务员身份”才能担任乡镇领导的硬框,把村两委里那些真正扎下根的“土专家”提上来,既能绕开基层副职“论资排辈”的僵局,又能直接把村里的治理经验衔接到乡镇决策里,更能有效将县委县政府的执政部署传递到村里。

但风险也明摆着:体制身份壁垒、干部考核体系的适配性,还有上级会不会觉得这“步子太大”而否定……

听到徐勃的话,程婳心里一凛——他似乎否定了提拔新入职满三年年轻干部的提议。

她立刻补道:“徐书记,说到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组织部还真有几个重点考察人选,比如马场镇农经站站长马友民,启东镇党办主任张长林……”

徐勃端起茶杯,目光扫过程婳还没喝完的茶水,打断道:“程部长能考察得这么细致,说明组织部的工作很认真,能让全县人民和县委放心满意。”

“乡科级副职的调配方案,组织部尽快拿出来,报县委上会研究。乡镇工作开展好了,全县工作自然就顺了。”

程婳指尖微僵,沉声道:“好的,徐书记。”

徐勃嘴角勾了下:“元旦收假,我要看到方案初稿。重点标清每名干部的考察记录,别用官话套话,就写他们过往工作里具体干成了哪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