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防有希将目光投向了最后一位,也是身份最为特殊的面壁者——比尔·希恩斯。世界顶尖的脑科学家。
希恩斯的家中。
与前面几位面壁者要么在军事基地、要么在全球找人的喧嚣不同,这里的氛围显得宁静而知性。
希恩斯正与他的妻子——同样是世界级神经科学家的山杉惠子——进行着一场深入的讨论。
周防有希看到山杉惠子这个名字时,略微顿了一下。
她记得在前文里看到过,这位女性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的成就,几乎不亚于她的丈夫希恩斯。
他们的讨论,自然是围绕着希恩斯作为面壁者的计划展开。
希恩斯并没有像泰勒或雷迪亚兹那样,一开始就构想某种具体的、用于战争的宏大武器或舰队。
他的目光,投向了更深邃、更根本的领域——人类的大脑,以及思想本身。
他对妻子说,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建立文明,依靠的正是这颗“思考的机器”。
而现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强大外敌,想要找到胜利的钥匙,或许也必须回到这台机器内部去寻找。他想要彻底搞清楚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信念是如何产生的?
人类的智力,是否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希恩斯认为,如果能够解开这些谜题,或许就能找到增强人类智力、或者统一思想、甚至直接影响思维的方法。
要是人类的大脑能够自我升级后,也许,就能突破智子物理上的桎梏了?
……他们的对话充满了各种周防有希听不太懂的脑科学术语。
但她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种与前两位面壁者截然不同的思路。
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壁”吧?
周防有希想。
相比于雷迪亚兹近乎蛮干的超级核弹,和泰勒那已经被证明也是无用功的宏原子舰队,希恩斯的计划,似乎更加……高级点?
毕竟,“面壁计划”的根基,就在于利用人类思想的隐秘性来对抗智子的监控。
那么,直接从“思想”本身入手,去研究它、改造它、强化它,这听起来,逻辑上似乎更为顺畅。
这个计划,不像前两个那样充满了力量感,反而带着一种冷静的、甚至有些哲学意味的色彩。
这让有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外加……
一丝隐隐的不安。
新奇在于,这种思路太独特了,完全跳出了常规战争的框架。
不安则在于,直接干预和改造思想……这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如果真的实现了,那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被改造过思想的人,还是原来的人类吗?
研究大脑和思想,这无疑是一个无比漫长且复杂的过程,真的能在三体舰队抵达之前,取得足以改变战局的成果吗?
不过,比起前面几位,希恩斯的计划至少在“欺骗智子”这一点上,似乎更有优势。
研究大脑这种纯粹的内部活动,其真实的战略意图,或许真的能更好地隐藏在海量的、看似基础的科学研究数据之中?
周防有希轻轻吸了一口气。这四个面壁者,真是各有各的精彩啊。
故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
一片阴沉的雨幕之中。
弗雷德里克·泰勒,这位前白鹰国国防部长,此刻正站在雨中,没有撑伞,任由冰冷的雨水打湿他笔挺的西装。
他的目光,投向不远处一座纪念馆前坪矗立着的飞机模型——一架二战时期的零式战斗机。
“我去……还有咱们东瀛的事儿啊。”
屏幕前的周防有希看到这一幕,表情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和尴尬。
零式战机,神风特攻队纪念馆……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指向的是一段对她这个东瀛人来说,极其复杂和不堪回首的历史。
那是她的民族在二战期间,对包括龙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犯下侵略罪行的黑暗篇章。
每当不得不正视这段历史时,一种源自民族身份的羞愧感总会萦绕在她心头。
而现在,锦哥哥——这位来自龙国的小说作者——却将这段历史,如此直白地、甚至带着某种审视意味地写进了他的故事里。
这让周防有希在感到羞愧之余,心底竟然还冒出了一丝丝……呃,难以言喻的受宠若惊?
一段本国人都羞于提及的黑历史,却被一个外人郑重其事地挖掘出来,放在了关乎人类命运的宏大叙事背景下进行探讨……这种感觉,好怪。
她定了定神,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小说情节。
雨中,泰勒的身后,站着防卫厅长官,井上宏一。
泰勒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低沉,他轻声问道:
“井上先生,关于重组‘神风特攻队’,发扬那种敢死精神的可能性,真的……就一点讨论的余地都没有吗?”
井上宏一的回答冰冷而生硬:
“泰勒先生,如果您想恢复神风特攻队,为什么不在白鹰国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做?这个世界上,难道只有我们东瀛人,才有为人类赴死的责任吗?”
泰勒似乎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他解释道:“我从来没有说过,未来的‘神风特攻队’只由东瀛人组成。它将是一支国际化的太空部队。但不可否认,贵国是这种精神的发源地,从这里着手恢复,不是更自然吗?”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