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后边的两处院子,一直有人看守。
对方虽然是做家丁护卫的装扮,依他大小习武之人,一眼就瞧出不同,分明是训练有素。
每夜必会有两人进入院子,足有半个时辰。
白日看来并无什么异常,直到三十除夕夜里,院里稍微人员裁撤一半,他这才有了机会。
绕过供奉判官的偏殿,一处不起眼的香炉下竟藏着半扇铁门。
他摸出火折子,借着微光顺着台阶往下走。腐木与铁锈混杂的气味扑面而来,石壁上的烛台将摇曳的光斑投在堆积如山的木箱上。
撬开最近的箱盖,寒光刺得他瞳孔骤缩。
箱中整整齐齐兵刃,刀身未开刃,却泛着崭新的青光。
“铁甲三千,弓弩万张……”话语交代一半,陈慎又哇出一口鲜血,直接晕了过去。
“府医呢!”
杜诜扶着对方,双眼赤红,朝着门外站着的小厮吼道。
“来了,大人,府医来了。”陈恪一手抱着药箱,几乎是将年迈的府医扛了过来了。
府医身子还未站稳,就被杜诜揪住袖摆,“无论如何,保住他的命。”
“是,是,小人定当尽力。”府医从未见过杜诜这般模样,瞧着榻上晕过去的人,激出一层冷汗。
待剜肉逼毒,施针喂药,直到天边渐亮,府医才脚步虚浮的离开。
“还好中毒时间短,救治及时,只要细细养着,将余毒排出便好了。”陈恪立在书房内回禀。
杜诜坐在案前,绷直的唇角略缓和了些。
“好歹命是保住了,明日挪到暖阁去,多派几个人好好照料他,回头我让夫人去库房取些补品,好生养着。”
“多谢大人。”
杜诜摆摆手,鬓角的银发在烛火中晃眼,叹道:“你兄弟俩自小跟着我,若是真有不测,老夫心里……”
“若不是大人,我与哥哥早就不在人世了,只要能为大人分忧,我们兄弟都义不容辞。”陈恪抱拳跪地,打断他的自责。
他俩本就是孤儿,是大人见他们可怜,这才收留进了府里。
名义上是随从,却未给奴籍,还教他们习武识字,不少下人说说杜府只有几个小姐,是将他们兄弟当成义子养呢!
大人忧国忧民,他们自小聆听教诲,虽无大志,却也愿意追随大人。
“起吧!”
杜诜将案上那枚柳叶枪头递了过去,“你过来看看?”
陈恪转了转枪头,认出这是军器监锻造的,唯一不同是这枪头未曾开刃。
“城隍庙里这样的柳叶枪头便有数百。”杜诜盯着梁顶雕刻的蝙蝠纹,沉声解释。
陈恪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一间庙宇能牵扯出私铸兵器,这可是杀头重罪。
怪不得他哥被人追杀至此。
城隍庙距离禁军驻地不过三里之遥,若是趁着夜起事,铁骑踏破宫门也只需半炷香的时辰。
“所以大人知道是谁的手笔?”
杜诜冷笑一声,“在这京都,能从利用军器监造兵器的人,除了苏秉阒怕再无第二人了。”
“大人,小人实在想不通。”
陈恪终于忍不住打破沉默,“苏相已是国丈,贵妃又诞下皇嗣,他何苦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