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款飞机进度最慢的就是发动机,要兼顾速度与省油还有耐用性,不是个短期内能够完成的项目,幸亏是适用于中型客机的,要是适用于大型客机,本世纪都难以完成了。
其实这款飞机是研究所和飞机厂建立之后就开始研究的,研究的基础就是“青年”。而“青鸟”是何雨柱单独设计系统优化的,直接给到了工厂进行生产,发动机还是“进口”的。
所以这款飞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HE航空研究所研发的第一款飞机。
科研人员心情很急迫,就像等待孩子出生的老父亲一样!
但是老板们却并不着急,产品设计和生产都是有周期的。
而且,说实话,“青鸟”的销售情况并不好,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它是新事物,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它也是新事物,目前只有军队的订单和政府的订单,国内的航空公司还不敢尝试,国外的航空公司还不了解青鸟的性能,依然在观望。
销售依然在跑,不管是面向航空公司还是面对私人需求,销售部门都在积极寻求合作。
不过作为老板的何雨柱和伊莲娜并不着急,因为他们现在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五年以后了。
这还多亏了伊莲娜、娄小娥还有郑筱兰她们一人一台公务机,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即是实用也是在打广告!
老板自己都用了,用户肯定会更加信任了,尤其是何雨柱还亲自驾驶过原型机飞到滨城空军基地那一趟,加大了军队的信任。
部队现在需要电子侦察机、反潜巡逻机和心理战飞机等特种用途飞机,青鸟型都是合格的平台。
当然了,下一个型号的中型超音速客机更加适合,无论是航程还是内部空间。
而政府采购的飞机主要用于应急救援、海上搜救,所以对于航程、速度和滞空时间有一定的要求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青鸟型稍作改装就可以胜任需求。
还是那句话,下一个型号会更加合适。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来到了1994年。
何雨柱已经在北大校长的位置上做了四年,今年是第五年,到1995年二月份他就到任了。
过去的四年里,何雨柱基本上实现了他当初的理想。
学校实现了财务自由,从不接受国外或者外资的资助,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或者校内团体成为别人的代言人。
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学术风气一直保持着清正勤勉。
学校的科研成果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而且很多科研成果都已经应用落地?,有一些还为本校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就是有一点,何雨柱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进行培养。
程前作为医学院的院长是优秀的,但是他不可能像何雨柱那样成为一个北大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