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阔气的闰土(2 / 2)

但该说不说的,这排场属实是够用。

仔细看就能发现,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留一条辫子。

此外,这年代的男子,过了三十岁基本都会蓄须,也就是在上嘴唇留胡子,而这些人除了带刀侍卫之外,就没有一个长胡子的。

然后再加上这身穿着打扮,只要眼睛不瞎就都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没错,这些都是没篮子的太监……

只见那荣宝斋的经理上去之后,非常熟练的打了一个千儿,满脸堆笑的说道:

“阮总管您吉祥,可是有日子没见到您老了。这话儿怎么说来着,今日得闲,心疼咱们荣宝斋,赏脸屈尊降贵而来,当真是蓬荜生辉呀——快请上座,来人呐,把我珍藏的明前龙井给泡上!”

那被称为“阮总管”的蟒袍人闻言,笑了一下——只是这个笑,怎么看怎么别扭,透着一股子阴鸷,自带反派光环。要是没有画面感的话,可以参考电影版笑傲江湖中的老太监。

只见阮总管背着手,拿腔作调的开口说道:“于掌班的口条越来越成精了,也不枉本总管来这一趟。只是喝茶就不必了,本总管是要找你有正事要办,把你的耳朵给竖起来,听仔细着,事情要是办不好,就是天塌地陷,懂不懂?”

“懂懂!”经理赶忙答应着。

没办法,可这琉璃厂,哪家不是指望着这些宫廷太监发财?

大清虽然亡了,但是紫禁城里目前还有上千太监。而这些太监,从上到下,无不监守自盗,把紫禁城里的文玩珍宝往外倒腾。

这些好东西基本都是被琉璃厂的各家店铺吃下,荣宝斋自然也不例外。

而旁边的韩老实,属实是被这些太监的排场与气势给震惊到了:踏马的,大清不是亡了吗?

确定这不是在拍戏?

实际他有所不知,大清虽然已经倒台了,但是皇室的仪制、待遇还是照旧,一应部门机构都没有变化。民国政府每年给拨款四百万银元,紫禁城是小皇帝的个人天地,甚至有不少人抢着求得进入紫禁城给小皇帝磕头的机会,其中就包括部分军阀大帅。

历史上,张奉天见到小皇帝,磕头比谁都认真。当然了,其目的是要把小皇帝拐到奉天城,主要是惦记着小皇帝带出来的数百箱稀世珍宝……

皇室的仪制,必然需要有太监的衬托,所以太监们的饭辙都还在,品级也保留,四品以上总管太监仍穿蟒袍。

但这些玩意只在紫禁城里有效,出了紫禁城就玩不转,别人给面子还好,不给面子就是小白人一个。

所以自然没法像大清时候那样威风八面了,反而需要夹起尾巴做人。即便面对琉璃厂商家的时候,也是秉持合作发财的理念,彼此之间保持客气。

所以现在荣宝斋的经理也有些奇怪,不知道这位御前总管今天是吃错了什么药。而且这位御前总管其实不是地位最高的太监,上面还有二总管、大总管,而最高的则是督领侍。

也正因这个阮总管说话如此嚣张,才让韩老实感到惊讶。

不过也正好,借这个悠子就不用烧画了,避免许多尴尬,算是给老地主解围了。

而老地主在与大先生彼此对视一眼之后,虽然不发一言,却是心照不宣,都决定要留在这里看热闹。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主要这两人都确实是好奇,非常想要看看这些太监们是来干啥玩意的。

该不会是要挂牌收购牛子吧?

那玩意你收购回去也没用,肯定接不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