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易中河的挣钱速度,比易中海这个八级钳工还要厉害。
别的不说就是去轧钢厂帮忙修车,教轧钢厂的驾驶员技术,轧钢厂给了一笔钱和票据。
帮轧钢厂出差,又得到了一笔费用。
现在出差回来了,没想到还有奖励,而且这奖励看起来,比出差费还要多。
“呦呵,李怀德这人还挺大方的,竟然给了一张收音机票。
哥,以后你要成为95号院里最靓的老头了。”
易中河拿着李怀德私人赞助的收音机票,对易中海调侃的说道。
“我这么大年纪了,要这个也用不到,你跟诗华结婚的时候,咱们也没有弄到收音机票,正好现在补上了。
回头我休息的时候,去百货大楼把收音机给你买回来,放你屋里就行了。”
无论是易中河还是易中海对于收音机都没有太多的想法。
跟这个年代的人不同,现在虽然结婚还没有普及三转一响,但是一般家庭殷实的,都会备上。
但是易家不同,易中海之前是单纯的没有票据,而且也舍不得买,而易中河则是对收音机没有感觉。
别说收音机了,就是电视机易中河也没有感觉。
后世啥玩意没见过,还能稀罕这个年代的电视机和收音机。
所以易中河把收音机票据塞给易中海,“我对这玩意没啥兴趣,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没事听听戏也不错。
虽然你现在不当一大爷了,但是存在感还是要有的。”
易中海也没有拒绝,反正买回来,放哪屋里不是放。
看着一桌子的票据,易中河把烟酒票拿着,跟易中海一人一半,剩下的副食品票据也拿了一部分,剩下的都让吕翠莲收起来。
无论是粮票还是油票,这些放在吕翠莲的手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
易中河值得半路穿越过来的现代人,让他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他也过不来。
不过还是老样子,吕翠莲把钱塞进易中河的口袋里。
在易中河刚来的时候,易中海两口子就打定主意,家里的开销什么的,一分都不用易中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