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余世蓉华 > 第200章 修路

第200章 修路(1 / 2)

邵州的州府在回龙县,阳河县往西一百八十里。

县令想要得到朝廷减免赋税,首先要上告州府,然后由州府上报朝廷,他不能越级上报。然而,现在通往回龙县的官道因塌方被阻断。

怎么办?把路修通呗!

塌方地点距离阳河县城五十里(换算为公制是二十五公里),县衙发布征召劳役公告,调派人手去修路。

注意,这个“征召劳役”是强制性的。古代平民百姓有几个必须履行的义务:一个上缴赋税,一个服徭役。

徭役简单来说就是给国家干活,官府分配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华国徭役相对较轻,规定每年服二十天的徭役,如遇大事加十五天。当然,徭役只是针对成年男子,女人小孩免徭役,秀才以上有功名者也免徭役。

另外,如果不想去干劳役,可以用交钱的方式抵。不过,如果是兵役,那是不能用钱抵的,必须去。

举个例子,客栈老板有服徭役的义务,可是他要经营客栈,所以每年二十天的劳役,他可以用钱抵。但是,假如是打仗征兵役,他就必须得放下客栈去当兵了。

衙门征召劳役,今年还没有服过役的自己去报名。一般修路挖沟这样的劳役,大家还是很积极的,因为这种劳动没什么危险。假如是征召去深山采木,或是其他什么危险的事情,大家就得考虑考虑了。因为那可能会不小心丢了性命。

劳役公告发出,官府首先来查的,是客栈里的这些灾民。

之前他们有登记过是哪个村的,衙役一一询问:今年你服过徭役没有?

绝大部分百姓还是很诚实的,服过就是服过,没服就是没服。因为最后查到村里也是能查出来的。

这里的大部分人没服过,于是书吏登记姓名,组织他们去修路。

可能有人要问:不是“以工代赈”吗?让他们去代赈就好了。

这就是你不懂了,先服徭役,再代赈。无形中拉长了免费劳动时间。

何况县衙当下只是要抢修出一条通道,需要精壮男子加快速度。之后官道是要大修的,到时候就需要男女老少齐上阵了。

当县衙差役问到那个住房间的壮汉时,他迟疑了一下,说自己已经服过劳役。

“你叫什么名字?哪个村的?你们村的劳役是什么?”

男子似乎是边想边说:“我叫王铁头,是花山村、出水洞,那边山上的……我们村的劳役是……”他一时编不出来。

差役探究目光望着他:“如果你说谎,早晚是能查出来。”

王铁头咂了咂嘴:“好吧,我今年没有服过。”

衙门的确能查得出来,只要回去翻一翻花名册,服徭役是有记录的。

差役得意一笑:“你准备一下,明天跟他们一块儿去修路。”

王铁头无奈的挠了挠头。假如差役真去查名册,会发现没有“王铁头”这个人。

客栈中的灾民有二十几个要去修路,另外再加上其他报名的,总共有五十多人。衙门官差让客栈老板做一百五十个饭团,作为大家明天的干粮。

不得不说,衙门官差人不坏,会考虑明天去到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吃什么。五十里路程,如果早去晚归、动作快些,或许一天就能抢修出一条通道。因为他们修路只是为了送信,够骑马通过就行。

听到县衙准备修路,少华道:“等路修通,我准备走了。”他们在这里困了七八天,他实在待不住了。

拓跋于荣想了想道:“好,我跟你一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