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周部长那双仿佛要将自己看穿的眼睛,白杨的脸上,却露出了一抹平静而自信的微笑。
他轻轻点了点头,语气没有丝毫的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我知道。”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正因为知道,所以这份技术资料一整理出来,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您汇报。”
周部长听懂了。
他胸中那股因为极度震惊而翻腾的气血,在白杨这句平静的话语中,慢慢地平复了下来。
他重新坐回到沙发上,身体虽然放松了,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集中。
他看着白杨,眼神中的狂喜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带着考量的锐利。
“好,好。”周部长喃喃自语,随即话锋一转,直奔主题,“既然你知道它的分量,那后续的计划,你肯定也想过了。跟我说说,你的想法。”
他已经习惯了白杨的思维方式。
这个年轻人,从来不会只提出问题,或者只拿出一个半成品。
他拿出来的,永远是一套完整的、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果不其然,白杨早已成竹在胸。
他走到办公桌旁,拿起周部长刚刚放下的那份总报告,翻到了后面关于项目实施规划的部分,递了过去。
“周部长,我的初步构想是这样。”
白杨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
“整个项目,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核心技术验证和样机试制。”
“这个阶段,主要由我们研究所负责,联合国内最顶尖的机械、材料和电力电子领域的兄弟单位,集中力量攻关。”
“我们需要一个有强大生产制造和统筹协调能力的国企,来作为这个阶段的总承制单位。”
“这个承制单位,需要负责将我们的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零部件,并完成第一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组装和地面测试。”
“这个过程,我估计,如果各方面配合得当,资金和物资能够及时到位,半年时间,我们就能看到第一台样机下线。”
“半年?”周部长倒吸了一口凉气。
半年时间,从一摞图纸,变成一台高达数十米、重达上百吨的庞然大物?
这个速度,简直是匪夷所思!
白杨看出了他的疑虑,解释道:“周部长,您别看这东西大,但它的技术原理并不像航空发动机那么极端复杂。”
“它更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能力,是系统集成能力、精密加工能力和新材料应用能力。”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从零开始的原始创新,而是在我提供的这套成熟技术方案的指引下,进行一次高水平的‘逆向工程’和国产化替代。”
“我们研究所,会派出最强的技术团队,全程跟进,解决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
“所以,半年时间,虽然紧迫,但并非不可能。”
周部长缓缓点头,白杨的解释,让他心中的疑虑打消了大半。
他相信白杨的判断。
“那第二阶段呢?”他追问道。
“第二阶段,是风电场示范项目建设。”白杨的手指,在报告里的那张“推荐风电场场址分布图”上轻轻划过。
“在样机地面测试成功后,我们需要立刻选取一到两个风资源最好的地区,比如内蒙的草原,或者西北的戈壁,建设一个规模在10到20台机组的小型示范风电场。”
“通过这个项目,来验证机组在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可靠性、发电效率以及并网稳定性。”
“同时,也是为了培养我们自己的风电场建设和运维队伍。”
“这个阶段,大概也需要半年时间。也就是说,从项目正式启动开始计算,最快一年之内,我们国家的第一座现代化风电场,就能正式并网发电,开始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年!
听到这个时间节点,周部长的心脏,再次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
对于国家级的重大工程来说,一年的时间,简直就如白驹过隙。
很多项目,光是前期的勘探、论证,都不止一年。
而白杨的这个计划,一年之内,就能见到真金白银的成果!
这不仅仅是快,这简直是神速!
这意味着,如果现在开始布局,明年这个时候,国家的电力报表上,就会多出一种全新的、绿色的、源源不断的能源!
“至于第三阶段,”白杨继续说道,“就是在示范项目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优化设计,形成标准化的建厂方案和产业链配套体系。”
“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建设。到那时,风力发电,将真正成为我们国家能源战略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一番话说完,办公室内再次陷入了安静。
周部长低着头,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份报告,他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消化着白杨刚刚描绘的那幅宏伟蓝图。
许久,他才抬起头,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好一个三步走计划!清晰,务实,有远见!”周部长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白杨同志,你总是能给我带来惊喜,不,是惊吓!”
他看着白杨,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信任:“你说的没错,这个项目,见效快,意义重大,必须马上启动!”
“你刚才提到了,需要一个有强大实力的国企来作为总承制单位,那么,在你看来,目前国内,哪家企业最合适?”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
这个项目,就像一块从天而降的巨大蛋糕,谁能接住,谁就能一飞冲天。
这背后牵扯到的资源、荣誉、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难以估量的。
周部长将这个问题抛给白杨,既是看重他的专业眼光,也是一种变相的授权和信任。
然而,白杨的回答,却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
只见白杨轻轻地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歉意的微笑:“周部长,这个问题,您可问错人了。”
“哦?”周部长眉毛一挑。
“我对国内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了解得并不深入。我的长处,在于搞技术,搞研发。”
“至于哪家企业生产能力强,哪家单位组织协调水平高,这种企业管理和产业布局层面的事情,您才是真正的专家。”
白杨的语气十分诚恳:“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我只负责把最先进的技术拿出来,并且保证它能够在生产线上顺利实现。”
“至于由谁来实现,我相信您的眼光,一定能为这个项目,挑选出最合适的‘操盘手’。”
这番话,让周部长微微一怔。
他深深地看了白杨一眼,心中百感交集。
他想得,比白杨要多得多。
他知道,这个总承制单位的名额,意味着多大的权力寻租空间,意味着多少人情世故的博弈。
如果白杨开口,哪怕是稍微透露出一点倾向性,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采纳。
这既是对白杨功劳的肯定,也是人之常情。
他甚至在来之前,就已经在脑子里盘算过,如果白杨有意扶持某个与他关系亲近的单位,他该如何去平衡各方关系。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白杨竟然如此干脆利落地,将这份“权力”给推了回来。
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半点的留恋。
那态度,就好像是在说,我只是个厨子,负责把菜谱写出来,至于谁来掌勺,你们自己定。
一瞬间,周部长的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和一种发自肺腑的钦佩。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笑声,爽朗而畅快。
“你啊你……”他指着白杨,笑着摇了摇头,“真是个纯粹的科研工作者!”
是啊,如果白杨真有那个心思,想安插自己的人,想建立自己的山头,那之前的“龙腾”发动机项目,后来的第四代战斗机项目,哪一个不是天大的机会?
可他从来没有。
他永远都是把技术交出来之后,就立刻抽身,奔赴下一个战场。
这种心无旁骛的纯粹,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更加值得信赖。
想到这里,周部长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他也不再客气,重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好!既然你信得过我,那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安排!”
他的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
“我会立刻组织部里最精干的力量,对国内几家大型的重工企业、电机厂和发电设备制造厂,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
“优中选优,一定要为这个项目,找到一个最强的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