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白杨的打算!(2 / 2)

一旦他能够全面掌管中科院,便能将系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推动华国在各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国家的命运走向。

当然,白杨也清楚,这需要时间,需要布局。

就像周部长说的,他不可能一去就有话语权。

他需要先熟悉环境,积累威望,然后才能逐步施展抱负。

而这个“几年的时间”,恰好是他完成第四代战机项目,并为接管中科院做好充分准备的缓冲期。

他这些年,为了守住这个秘密,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系统提供的知识,自己也不知道学习了多少超越时代的前沿理论。

从材料学到量子物理,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工程,他几乎是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疯狂地吸收着知识。

他知道,只有当他自己真正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领导能力,才能将系统奖励的资料真正转化为国家的实力,而不是仅仅依靠“个人突破”的形式一点点地挤牙膏。

去中科院,便是他实现这个宏伟蓝图的关键一步。

“周部长,我明白了。”白杨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而坚定,“我接受上面的任命。我会尽全力完成第四代战机项目,然后,我将听从组织安排,前往中科院报到,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贡献我的一切力量。”

周部长听到白杨明确的答复,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他原先还怕白杨会因为对项目的执着而拒绝,来的路上甚至想好了好几套说辞,准备从国家大局、个人发展等多个角度去劝说。

现在看来,这些说辞都不用了,白杨的觉悟远超他的预期。

“好!好啊,小杨!”周部长连说了两个“好”字,语气中充满了赞许,“你能有这样的觉悟,我很欣慰。上面的想法其实也是和你所想的一样。”

“让你去中科院,并非是让你立刻就挑大梁,而是希望你能有一个缓冲和适应期。初步的计划是,给你两到三年的时间,等你第四代战机项目有了实质性进展,中科院那边也基本稳定下来,你再去接手。”

周部长端起茶杯,和白杨手中的茶杯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小杨啊,你肩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但我也相信,你一定能不负众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一定竭尽所能,不辱使命!”白杨坚定地回应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关于中科院的一些大致情况,包括目前的机构设置、一些重点研究方向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周部长言语间,也透露出对中科院现状的一些忧虑,尤其是在基础科研方向的滞后,以及与国际前沿的差距。

这无疑也为白杨未来的工作,提前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下午三点半,周部长起身告辞。白杨一直将他送到了研究所大门口,看着那辆黑色的红旗轿车缓缓驶出视线,才转身回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将白杨的办公桌映照得一片明亮。

桌面上,那份刚刚签署的春节留守人员保障计划,以及白板上密密麻麻的“4S”大字,都在无声地提醒着他当前的职责。

他没有立刻投入到工作中,而是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将刚刚与周部长的对话,以及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在脑海中重新梳理了一遍。

中科院……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个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战略高地。

白杨知道,系统给予他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推动国家进步,让华国傲立于世界之巅的使命。

而中科院,无疑是实现这个使命的最佳舞台。

他开始在脑海中构建未来的蓝图。

首先,是第四代战机项目。

这是他当前最核心的任务。

他必须确保WS-10升级版发动机的顺利研发,以及整个战机的成功首飞和定型。

其次,是关于中科院的未来。

他知道,一旦他真正掌管中科院,他将面临的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

老旧的体制,固化的思维,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但他心中有系统,有来自未来的知识储备,他有信心,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引进技术,更是要建立一套能够持续创新的科研体系。

他要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培养顶尖人才,打破学科壁垒,让中科院真正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他甚至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系统奖励的某些前沿科技,悄无声息地引导中科院的研究方向,让华国在某些关键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手腕,更需要对时局的精准判断。

他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墨守成规。

他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稳步推进改革,又不至于引发过大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