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05章 突发事件,是坏事,也是好事!

第505章 突发事件,是坏事,也是好事!(1 / 2)

白杨的目光在食堂里缓缓扫过,最终落在了王爱国那一桌。

只见王爱国正涨红着脸,笨拙地给对面的孙晓梅老师剥着一个橘子,橘子皮被他剥得七零八落,汁水都沾了一手,引得孙晓梅忍俊不禁,低头轻笑。

而王爱国,看着姑娘的笑容,也跟着嘿嘿傻笑起来。

成了。

白杨心里有了底。

这顿饭,一直吃到了华灯初上。

送别的场面更是热闹非凡,男同志们一改来时的局促,都抢着要送自己看对眼的姑娘去坐大巴车,一路上的话也多了起来。

有的小伙子已经悄悄把写着自己宿舍电话的纸条塞进了姑娘的手里,有的则大着胆子,约好了周末在市里的公园见面。

空气里,弥漫着的全是希望和喜悦的味道。

……

晚上八点,所长办公室。

灯火通明。

白杨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捧着一个大号的搪瓷茶缸,慢悠悠地喝着热茶,驱散着深秋的寒意。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门一开,后勤处主任刘建霞满面红光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小本本,人没到跟前,笑声就先传了过来。

“所长!大喜事,大喜事啊!”

刘建霞激动得脸颊都有些泛红,她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把手里的本子往桌上一拍,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兴奋。

“您猜怎么着?成了!成了二十三对!”

“二十三对?”白杨也有些惊讶,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本以为,能有个七八对当场看对眼,就算是大获成功了。

“没错!就是二十三对!”刘建霞用力地点头:“这还是我跟妇联的张主席、教育局的刘科长他们,一个个拉着人问出来的,当场就明确了关系的!就是小伙子跟姑娘都点了头,约好了下次见面的!”

她翻开自己的小本子,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如数家珍地汇报起来。

“您看,咱们材料一室的王爱国,跟市一中的孙晓梅老师,成了!那俩人,吃饭的时候就坐一块儿,走的时候,王爱国那小子,把人家孙老师一直送上车,俩人还不知道说了啥悄悄话呢。”

“还有动力二室的李振华,就是第一个上台做自我介绍的那个,看着老实巴交的,没想到啊,跟纺织厂的女技术员周红霞看对眼了。周红霞同志说,就喜欢李振华这种踏实肯干的。”

“还有结构设计科的赵卫东,跟市总医院的小护士……”

刘建霞一口气报了七八对的名字,个个都有名有姓,事迹生动,听得白杨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这还只是板上钉钉的。”刘建霞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剩下还有一大半,我看都八九不离十了!咱们的小伙子,还有姑娘们,都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说是先当朋友处处看。这‘处处看’,不就是有戏的意思嘛!”

“咱们院里这八十多个老大难,我看啊,这次活动,起码能给解决掉一半!所长,您这招,真是太高了!釜底抽薪,一步到位啊!”

刘建霞的马屁拍得真心实意,她是真的佩服。

后勤处管着全院职工的吃喝拉撒,这些单身汉的个人问题,一直是她心头的一块病。

平时她也没少张罗,可小打小闹的介绍,成功率极低。

哪像今天,一场活动,效果立竿见影。

白杨笑着摆了摆手:“我只是提个想法,具体操办,还是辛苦你们后勤处和保卫科的同志。尤其是你刘主任,今天忙前忙后,功劳最大。”

“应该的,应该的!”刘建霞被夸得心花怒放,但还是谦虚道,“主要还是咱们院的吸引力大,您看今天那顿晚饭,把那些姑娘们给镇住的!”

“我听妇联的张主席悄悄跟我说,好几个姑娘回去的路上就表态了,非咱们院的小伙子不嫁!”

说到这,她自己都乐得合不拢嘴。

那顿饭,是白杨特批的预算,标准之高,连刘建霞这个后勤主任都咋舌。

但现在看来,这钱,花得太值了!

“好,好啊。”白杨满意地点点头,沉吟了片刻,对刘建霞说道,“刘主任,我看这个活动效果这么好,不能只搞一次。”

“这样,你记一下。以后,咱们把‘这个活动,作为我们院的一个常规项目,固定下来。每年,就定在秋季,搞一次。形成一个传统。”

“啊?每年都搞?”刘建霞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院里的单身汉解决了,外面想嫁进来的姑娘也有了盼头。

这不仅是解决个人问题,更是提升全院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好事啊!

“哎!好!我记下了!”她立刻挺直了腰板,郑重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把这件事一笔一划地记录下来,仿佛在记录一项重要的历史决议。

“所长您放心,我保证,下一次,给您办得比这次还热闹,还成功!”

“嗯。”白杨点了点头,“去吧,今天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

“不辛苦不辛苦!”刘建霞收好本子,喜滋滋地退了出去,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白杨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清冷的夜风涌了进来,让他因为兴奋而有些发热的头脑,瞬间清醒了不少。

他看着院子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四九城璀璨的夜景,心中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科研人员也是人,也需要有家庭,有生活。

一个稳固的后方,对于这些常年奋战在科研一线,为国铸造利剑的无名英雄们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技术上的突破。

……

然而,就在白杨心中充满成就感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再一次被敲响了。

这一次的敲门声,短促而急切,完全不同于刘建霞的轻快。

白杨眉头微蹙,沉声道:“进。”

门被猛地推开,助理林慧快步走了进来。

此刻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林慧早该下班了,但她不仅没走,脸色还异常的凝重和苍白,平日里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此刻也有些许凌乱。

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份文件,快步走到白杨的办公桌前。

“所长……”

白杨看到她这副模样,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得干干净净。

“怎么了?慢慢说。”他的声音依旧平稳。

他知道,一定是出事了。

“所长,出事了。”林慧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复下来,但那份焦急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她将手里的那份文件,双手递到了白杨面前。

那是一份用订书机草草装订起来的报告,封面上,用红笔写着两个大字——“紧急”。

“这是……保卫科刚刚送来的报告。”林慧的声音压得很低,“就在联谊会结束,大家疏散的时候,他们……抓了一个人。”

白杨的目光落在那份报告上,没有立刻去拿,而是抬眼看着林慧,问道:“什么人?”

“一个女老师。”林慧的嘴唇有些发白,“就是今天来参加联谊会的,市师大附中的,叫柳玉芬。”

白杨的瞳孔猛地一缩。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伸出手,拿过了那份报告。

他一言不发地翻开了报告。

报告是保卫科科长王建军亲手写的,字迹刚劲有力,但部分地方因为书写仓促,显得有些潦草。

报告的内容不长,但每一个字都触目惊心。

事情发生在傍晚七点半左右,也就是大巴车准备离开的时候。

保卫科的副队长张海涛,在执行外围清场检查时,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

在靠近研究院东南角,一处相对偏僻的围墙附近,他发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在那里的女同志。

那个地方,靠近一间废弃的仓库,平时除了巡逻人员,根本没人会去。

而这位女同志,正是那位叫柳玉芬的老师。

张海涛立刻警觉起来,他没有声张,而是悄悄跟了上去。

他看到,那个柳玉芬正假借整理鞋子的名义,在地上做着什么标记,并且不时地抬头观察围墙上一个老旧的电线杆。

那个电线杆,正是白杨之前特意交代过,需要重点布控的几个观察死角之一。

张海涛立刻意识到问题严重,当即通过对讲机,呼叫了支援。

几名便衣安保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从不同方向合围了过去。

柳玉芬显然也受过一定的训练,警惕性很高,一发现不对,立刻就想往人群里跑。

但保卫科的同志们都是身经百战的退伍老兵,反应何等迅速,没等她跑出几步,就被一个干净利落的擒拿动作,死死地按在了地上。

从她的口袋里,搜出了一张画着草图的香烟纸,上面用一些奇怪的符号,标注了研究院大礼堂、食堂、办公楼和几个主要实验楼的大致方位。

虽然画得非常粗糙,但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更关键的是,在对她随身携带的提包进行检查时,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夹层里,发现了一枚小巧的微型相机。

胶卷已经被取了出来,显然,她已经拍摄了一些东西。

人赃并获。

看到这里,白杨的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继续往下看。

王建军在报告里写道,人被带回保卫科后,立刻进行了初步审讯。

这个柳玉芬起初还想抵赖,声称自己只是迷路了,画图是为了记路,相机是用来拍风景的。

但当王建军把那卷从相机里取出的胶卷,当着她的面,直接投进一杯显影液,几分钟后,一张张清晰地显示着研究院内部建筑的照片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经过连夜的突击审讯,柳玉芬交代了她的身份。

她确实是师大附中的老师,这个身份是真的。

但同时,她还有一个隐藏的身份——代号“杜鹃”,隶属于对岸潜伏在四九城的一个行动小组。

这次所谓的“青年联谊会”,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所以,她通过组织关系,主动报名,并成功通过了教育局的筛选,混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