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392章 052D初步构想与项目立项建议书

第392章 052D初步构想与项目立项建议书(1 / 2)

白杨压抑住心中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狂喜,强迫自己深呼吸了好几次,才勉强让那颗擂鼓般的心跳稍微平复了一些。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指针刚刚指向下午两点。

离下班还有好几个小时,但他此刻已经一分钟都等不了了。

系统奖励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全套设计图纸及核心技术资料,那可不是简单几页纸,而是堪称海量的工业数据和技术细节。

他需要一个绝对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才能将这些信息完整、准确地接收并初步消化。

“小李。”白杨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助理办公室。

“所长,您找我?”

“嗯,小李啊,”白杨脸上努力挤出一丝略带疲惫的笑容,“我今天感觉有点累,可能是最近事情太多,精神头不太好。我想提前回去休息一下,所里要是有什么急事,你先担待着,实在处理不了的,等我来处理。”

助理小李闻言,连忙关切道:“所长,您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了。这段时间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事情,您都没日没夜地忙,铁打的人也扛不住啊。您放心回去休息,所里有我和几位副所长呢,出不了乱子。”

小李同志也是见怪不怪了。

自家这位年轻得过分的所长,精力旺盛得异于常人,但偶尔也会像这样突然说累。

在他看来,这才是正常现象。

毕竟,白杨肩上扛着的担子太重了,思考的问题也远超常人,精神上的消耗自然巨大。

能主动提出休息,反倒是件好事,说明所长也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好,那这边就交给你了。”白杨点点头,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故作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便径直离开了办公室。

一路回到研究所的单人宿舍,白杨反手锁好门,甚至还拉上了窗帘,确保万无一失。

宿舍不大,陈设也简单,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一个洗漱台,仅此而已。

但此刻,这间小小的宿舍,却成了他接收国之重器的“圣地”。

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心念一动,开始主动连接系统的信息资料。

【开始接收《052D型导弹驱逐舰》全套设计图纸及核心技术资料……预计耗时3小时17分钟……】

冰冷的金属提示音再次响起,紧接着,一股庞大到难以想象的信息洪流,如同决堤的江河,猛地涌入白杨的脑海!

舰体结构设计、武备系统配置、动力系统方案、雷达电子设备、火控指挥系统、水声对抗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都包含了无数张精密图纸、数百万字的文字说明、数不清的工艺参数和材料标准。

这些信息并非杂乱无章地堆砌,而是以一种高度有序、极易理解的方式,被系统直接“灌输”到他的记忆深处,仿佛他天生就掌握了这些知识一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白杨的额头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也因为长时间高度集中精神而显得有些苍白。

这可比看几部烧脑大片累多了,简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极限马拉松。

不知过了多久,当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染上橘红色的晚霞时,那股信息洪流终于渐渐平息。

【《052D型导弹驱逐舰》全套设计图纸及核心技术资料传输完毕。】

系统提示音落下,白杨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只觉得整个脑袋都有些发木,像是被塞进了一整座图书馆。

他晃了晃有些沉重的脑袋,缓缓睁开眼睛。

此时,大约是下午五点半左右。

他并没有立刻感受到预想中那种大功告成的狂喜,反而,眉头便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从床上起身,来到办公室,也顾不上去食堂吃晚饭,直接从抽屉里拿出厚厚一沓草稿纸和几支铅笔,奋笔疾书起来。

脑海中的信息资料确实是如假包换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全套技术,从舰体线型到相控阵雷达,从垂直发射系统到燃气轮机,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先进得让他叹为观止。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052D之所以强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高度集成和自动化的作战指挥系统、火控系统以及先进的电子设备。

而这一切的核心,便是强大的舰载计算机系统。

按照图纸上的要求,这套系统对算力的需求,以及数据处理、多目标跟踪、实时战场态势感知与融合等能力的要求。

至少也要达到他穿越前第四代计算机的巅峰水平。

甚至某些关键模块已经摸到了第五代计算机的门槛。

可现实呢?

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由他主导研发成功的“曙光一号”大型计算机,虽然在这个年代的国际上已经属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也初步具备了第四代计算机的特征——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行处理能力。

但距离驱动052D那套复杂的“神经中枢”,还差着一大截火候。

打个比方,就像是用一台算盘去运行一套复杂的现代化ERP系统,根本带不动!

“麻烦了……”白杨一边在纸上飞快地列出052D舰载电子系统的各项关键指标,一边与“曙光一号”的性能参数进行对比,眉头越皱越深。

他太清楚052D的先进性了,如果因为计算机能力的不足,导致其核心作战效能大打折扣,那简直是暴殄天物。

就好比给一个壮汉配了一把绝世神兵,却因为他神经反应慢、协调性差,结果连三脚猫的功夫都耍不出来。

难道这份天降大礼,要暂时束之高阁,等个十年八年,等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派上用场?

不!

白杨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消极的想法。

夜长梦多,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太需要强大的海防力量了。

而且,技术的进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高远的目标去牵引。

052D的出现,正好可以倒逼国内相关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电子工业的加速发展。

他很快冷静下来,思路也逐渐清晰。

首先,计算机技术是可以迭代升级的。

“曙光一号”只是一个起点,后续的“曙光二号”、“曙光三号”必然会不断提升性能。

而且,专门针对舰载环境和作战需求,进行特定方向的优化和突破,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几年前系统奖励的先进雷达技术,特别是相控阵雷达的相关理论和部分关键技术,为052D的“眼睛”——那面标志性的相控阵雷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制造工艺和元器件水平可能还需要攻关,但至少理论上是通的。

再者,动力系统。

052D采用的燃柴联合动力(CODOG)或全燃联合动力(COGAG),其核心是高性能燃气轮机。

巧了,之前系统也奖励过相关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虽然与舰用燃气轮机有所区别,但核心技术原理是相通的。

可以触类旁通,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至少,不用像历史上那样,受制于人了。

材料方面,在特种钢材、合金材料等领域因为他的缘故,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了。

有了明确的性能指标和应用方向,集中力量攻关,解决舰体、炮管、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位的材料问题,也并非痴人说梦。

更何况,他手里还有点“存货”。

这么一盘算,动力、雷达、材料,这几个大头,要么有技术储备,要么有明确的追赶方向。

唯一最棘手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电子系统,尤其是计算机和软件系统。

“看来,只能先搞一个‘青春版’或者说‘猴版’的052D了。”白杨喃喃自语。

他的思路开始活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