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兵圣 > 第375章 手腕了得

第375章 手腕了得(1 / 2)

第375章手腕了得

薛宝釵竟然会出现在自己面前,王信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有一些迷糊,不过很快料到,大概是因为张德辉的事,以及自己的任命。

没必要为难对方,买卖不成仁义在。

王信请了晴雯来招待,两人都熟悉,也没有外人在,看到王信如印象中的温和,薛宝釵感激的看了眼晴雯,隨后掏出一张当票。

“如果信叔叔不嫌弃的话,请收下这张我们薛家当铺的当票。”

薛宝釵攀附关係,以林黛玉的关係,强撑著开口,生怕王信拒绝,那自己真就坚持不住了,心里扑通扑通的跳。

王信接过来一看。

十万两!

不禁又打量了薛宝釵一眼,好大的手笔。

“你做的了主”

“我已经说服了我娘,柜上的事以后由大揽总去做,目前还是张德辉,如果张德辉年纪大了,实在跑不动,再从柜上其余的大掌柜里推选一名出来,唯独帐房以及其余掌柜的聘请去留由东家亲自负责。”

“十万两银子,不止是我的主意。”薛宝釵微微低下头,脸色微红道:“也是大揽总的主意。”

王信恍然。

薛姨妈这是彻底放弃薛蟠了。

不是说不要这个儿子,而是不再指望儿子承担起家业,这其中肯定不止有自己的原因,恐怕薛宝釵出了很大的力气。

要么说能对付女人的只有女人呢。

薛姨妈以前无论如何,薛蟠再烂也指望著儿子,自从薛蟠娶了媳妇,一次比一次失望,对儿子已经彻底失望。

贾府没有落败的时候,薛家大房一直是薛姨妈当家,同样是幕后点头,前面是柜上的掌柜们出谋划策,有了方向或者决定后,再来和薛姨妈商议,薛姨妈同意或者不同意。

而薛蟠多半是不在的,就算在的时候,也不会耐心去听。

薛宝釵大多数都在。

陪在母亲身边,一起在屋內听院子里掌柜们的分析,时不时给母亲小声出谋划策,也才养成了薛姨妈常听女儿的习惯。

后来贾府落败,薛家大房生意一日也不如一日,没有了依靠,薛姨妈只能指望儿子,希望儿子撑起家业。

如今贾府没有落败,加上自己的原因,薛家大房的生意也还不错。

薛姨妈底气自然更足些。

不过呢。

王信看著十万两银子的当票,这背后的意义可不简单,“这十万两银子如果要取出来,是得在京城取”

“可以在京城取出来,也可以等一段时日从大同取出来。”薛宝釵心里微微一松,王信同意收下银子,可也不敢彻底放鬆,竟然一眼看出了关键。

薛宝釵先是一笑,眼波流转,光彩夺目,“柜上的掌柜们想在大同开一家当铺,不过典当还提供承兑,以后在京城典当或者存入的银钱,可以在大同取出来,反之也是如此,方便大家做生意,也减轻了沿途风险,以信叔叔的眼光,定然知道这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

钱这玩意永远都是钱,区別是对个人还是对市场。

对个人而言,把银子藏起来,这是他个人的財富,但是对於市场而言,等於被抽乾了能量。

“卖棺材的欠了卖绸缎的十两银子,卖绸缎的欠了厨子十两银子,厨子欠了卖肉的十两银子,卖肉的欠了卖棺材的十两银子,因为卖肉的没钱,所以他欠著他,他又欠著他,大家的生意都办不下去了。”

这套金融小故事已经很多年了。

非常的浅白,看上去像个儿戏笑话似的。

其实大道至简。

薛宝釵的难处,以及她的努力,王信看在眼里,对在做有意义的事而努力的人,王信向来都是支持的,就看薛宝釵能理解多少。

“我出现了,我借给卖棺材的十两银子,卖棺材的还给了卖绸缎的,卖绸缎的还给了厨子,厨子还给了卖肉的,卖肉的还给了卖棺材的,卖棺材的还给了我,大家都得了好处。”

王信没有直接回答薛宝釵的话,而是先讲了一则故事。

当票的事如果薛宝釵能理解,那么她就能理解这条故事,否则当票的事,应该就是掌柜们的主意,而不是薛宝釵的主意。

想要搞票行。

不是不行,但必须得过自己的关,获得自己信任的人。

大同关外的商业蒸蒸日上,可依然还经不起折腾,要是出了危机陷入衰退,十几二十几年虽然能恢復过来,自己能等得起

二十年。

黄瓜菜都凉了。

自己能有几个二十年

“信叔叔的意思是,这钱只有流转起来才能算作钱”没有一会儿,薛宝釵越说越自信,同时看向王信的眼神也变了。

果然不愧薛宝釵。

“对个人而言,银子储蓄起来,是他个人的財富,但是他这么做,对於市场经济而言却是抽乾能量的断根行为,所以越是有钱的人,越是把大量的银子储蓄起来,市场经济就会彻底瘫痪,普通百姓们会变得没有钱,越来越穷困。”

“反之,银子只有在市场上流通,流通的速度越快,获得的能量就越大。”

“如刚才的那些人,同样的十两银子在他们这一圈的循环,速度转的越快,他们挣到的钱也就越多,大家能吃到更多的肉,穿上更多好看的衣裳,也能买到更多的棺材。”

王信最后故意说道。

“噗嗤。”

薛宝釵果然被逗笑了,她们家就有棺材铺子,笑道:“信叔叔说话真有意思,好好的人家,要那么多棺材做什么。”

王信笑著脸。

他明白薛宝釵明白自己话背后的真正的意思,但是薛宝釵装作没明白的明白,她也知道自己明白她装作没明白的明白,而自己也知道她也知道自己明白她装没明白的明白。

真是个聪明的女子,很会打造气氛。

哪怕大家心知肚明,但也乐在其中,简而言之,很会提供情绪价值。

“你们借当票的由头搞银票承兑,这个行为对市场是有好处的。”王信言归正传,认真道:“大周虽然內忧外患,但幅员辽阔,江南依然富庶,如大同十万州城,虽是边地穷州,可放眼天下未尝,许多国家的都城都不及,因此大周蕴含了无法预估的市场底蕴。”

薛宝釵收復了笑容,身子微倾,白皙的脸蛋光滑如玉,仿佛听话的女学生。

如果只是装样子,王信怎么可能耐心,可薛宝釵的確能听懂,这就很让王信满意了,“所以大周缺少银子,又没有宋朝的交子,因此市场一直都处於缺少类似货幣属性的代替品,极大的影响了市场发展,因此你们想出来的法子,不光是正確的,也是未来事物发展的必然,除非不发展或者倒退。”

宋朝的交子为什么能流行,甚至日本等海外国家都会把宋朝的纸认可货幣价值广为储备,不光是世界最早的纸幣,更是古代流通范围国家最广的信用货幣

因为交子是商人发明出来的。

因为商业的繁盛,传统钱银的弊端越来越跟不上经济发展形势,於是商人们之间的贸易,以诚信为本,开始有了纸幣,约定到期后互相承兑,才有了交子的普及开来。

这是正確的经济发展事物,符合市场需求。

所以交子流传的越来越广,最后成为大宋的法定货幣。

后来大宋朝廷看到其中的利益,也设益州交子务,以本钱三十六万贯为准备金,首届发行“官交子”一百二十六万贯,准备金近三成。

同时民间依然保留私交子。

百姓可以自由选择,谁的信誉高,百姓就选择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