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也在依照你的方式,救援大康的百姓,但与天下来说,其实是杯水车薪。”
一边儿的魏尚给寇相倒了一碗米粥,推了过来,“寇爷爷,您先喝点东西。”
“谢谢你小子!”寇相接过米粥,并没有着急喝,而是缓缓的说道,“最近这段时间,有一支大康的武装势力,越上了高原,接连屠杀了十几个吐蕃人的部落!”
“屠杀了十几个吐蕃人的部落?”李平安一愣,皱着眉头,“莫非是松州大营?”
“不是,松州大营并无调动的迹象。”寇相说道,“而且,有一支吐蕃人的武装力量,忽然绕过松州大营,袭击了我大康的十几个村镇。死伤惨重。”
“这?”李平安一下子意识到,事情变得严重起来。
有大康的武装力量攀上了高原,屠杀了大量的吐蕃人的部落,吐蕃必然震怒。
吐蕃和大康的关系本来就非常紧张,这下子好了,相当于直接给吐蕃那边儿点了一把火。
“吐蕃那边儿是什么态度?”李平安说道。
“吐蕃那边儿,要求咱们大康,本相代替朝廷,惩治凶手,去吐蕃赔罪,还提供了一份可疑人名单,要求我们全都带过去。”
“这份名单上的人,都是咱们大康抵抗吐蕃入侵大康的民间义士。”
李平安听完眉头紧皱。
别管吐蕃人是否真的受了损失,这一招确实够狠,朝廷要是想息事宁人,就不得不付出代价。
但一旦交出了这些民间义士,就势必会打击他们抵抗吐蕃的积极性。
寇相继续说道,“另外,他们还要求我大康割让大量的土地。”
“他们想什么呢?”李平安皱着眉头说道。
大康之所以可以依托于松州大营跟吐蕃人打得有来有回,并非仅仅是因为大康的将士战斗力强,而是因为吐蕃人都生活在高原之上,在平原上没有根基。
可一旦有了土地,让他们在就容易太多了。
“大康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先祖们,披荆斩棘,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绝对不可能割让给他们!圣人不是混用之人,做不出如此愚蠢的决断。所以咱们跟吐蕃的大战,已经上升到不可避免的趋势了!”
寇相说道,“老头子来七里堡,就是想求你,棒棒老头子,棒棒大康!”
“寇爷爷,我是岭南南道的大都督,有守土之责,如何能帮得上您?”李平安苦笑着说道。
寇相在攻略南诏,如果可以,李平安也不希望吐蕃人掺和进来。
可这已经牵扯到了两国之间的利益,甚至还有西域诸国。
这件事情就变得非常严重,不得不小心。
可他即便是关心,他也有大把的土地需要防止,防止南越人杀进来,所以他不知道寇相想让他怎么帮。
“老夫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通过情报人员的调查,吐蕃的赤德松赞赞普,很早就开始研究我们大康的武器,针对性地练兵,据说颇有成效。”
“而且,吐蕃还从西域征服了不少小国,吸纳了他们的武装力量房,现在他们的军队已经变得非常强。”
“而相比之下,我们的士兵,多年没有经历大战,且物资缺乏,如果跟他们硬碰硬,未必能如之前一样速胜。”
“最主要的是,同时面对南诏和吐蕃双向的压力,仅仅靠剑南道的力量,根本支撑不住。”
寇相说道,“平安,我知道,你们的武器一直处于迭代的状态,有大量比之前答应卖给我的武器更先进的武器,是用来防范南越的。”
“我希望你看在大康百姓的面子上,拿出一部分来,支援给剑南道。”
“您怎么知道?”李平安闻言,心头一震。
在武器方面,李平安的理念一直是装备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
所以现在装备的武器,的确不是他最厉害的武器。
他的确做出了更犀利的武器,而且偷偷制造了一批,藏在库房最深处。
可是这个消息,只有他和老墨、马大匠一部分人知道。
那些负责生产的工匠,根本不跟外界接触。
莫非是尉迟云英。
李平安下意识的看向了尉迟云英。
随即又否定了这个念头,因为她不可能知道。
寇相说完,便一直盯着李平安。
看到他的反应,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你不要看云英这个丫头,不是她跟我说的,是老头子我猜的。”
“猜的?”
“对,老夫跟你接触的时间不短,对你的行事风格有所了解,我认为你既然愿意供应武器给我们,一定是有了成熟的模式,并且不怕别人模仿,很有可能有了更先进的武器。看来,老夫猜对了。”寇相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