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华点点头,对蒙正全道:"我刚刚在路上的时候看了,确实是《相牛经》,里面详尽的介绍了怎么挑选耕牛,我们只要照着做就是了。"
老蒙激动的胡子都翘了起来,又把书塞回蒙小华手里道:"你把怎么相牛读给我听,我来比对。"
蒙小华接过书,翻开扉页念了出来:"眼圆且大,眼白与瞳仁相同,脖长脚大股阔毛短者为佳。"
"母牛毛白乳红则多子,乳疏而黑则无子。"
"母牛一夜粪三堆,一年生一子;一夜只有一堆粪,三年生一子。"
"上看一张皮,下看四只蹄;前看龙关广,后看屁股齐。"
随着蒙小华的朗读声,老蒙和徐长寿围着两只牛犊子转圈圈,一一进行比对,探讨牛犊子的情况是否和书上符合。
在他们俩周围,不知何时聚了不少小石村的村民,个个聚精会神的听着蒙小华读的内容,眼睛却盯着老蒙和徐长寿的动作,生怕漏了什么。
卖小鸡小鸭的老头子却听得脸色一白,感觉天都塌了!
他自己就是贩卖小崽子的人,自然也懂相牛的秘诀。
刚刚蒙小华翻着书读的话,居然句句都是他花了大代价才从师傅那里学来的相牛秘诀。
这可是他低声下气,伏低做小了好几年,好不容易从师傅嘴里掏出来的东西。
结果,就这么被一个乡下的妇人轻易的读了出来。
整本《相牛经》拢共就千余字,蒙小华读读停停,全部读下来也没花多少时间。
等蒙小华一本书读完,老蒙和徐长寿两人还没有决定好要买哪头牛犊子。
为了稳妥起见,老蒙又让蒙小华将《相牛经》读了两遍,这才满意的将一头小牛牵了了出来,笃定的道:"就是它了,这头牛崽子不错。"
蒙小华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老头子,笑着道:"老丈,你这头牛犊子怎么卖?"
老头子听到蒙小华的提问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神色,讪讪的道:"呃,要不你们看给多少合适就行!"
这一下子把周围的人都给整不会了。
向来谈生意做买卖,都是你来我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老头子突然来一手你看着给,直接就把众人搞懵了。
蒙小华也有点懵,但她很快就想明白了什么,对老头子问道:"老丈,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你是做生意的人,你这样必有所求,说说你的条件吧。"
老头子没想到蒙小华如此聪慧,赞许的道:"什么都瞒不过你,我老头子确实有事相求,这头牛犊子我可以送给你,只想请你把《相牛经》再念给我听一听。"
说到最后,老头子的语气中甚至带上了几分讨好。
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父子俩出来一趟,本来打算借机赚一笔。
没想到来了小石村,不仅钱没赚到,还要倒贴一头牛犊子。
关键还是自己上赶着要送牛犊子给人家,人家要不要还不好说呢。
蒙小华闻言沉默了片刻,开口对老头子道:"你做生意也不容易,我蒙家不是占便宜的人,但是相牛经也不白给你听,这两头小牛我都要了,你作成本价卖给我,我给你再读三遍相牛经,不知你意下如何?"
老头子一听不仅能再听三遍相牛经,而且两头小牛也能收回成本,顿时大喜。
虽然这次两头小牛不仅没赚钱,甚至要倒贴一些钱进去,但是能好好听一听相牛经,自己绝对是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