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激荡1979! > 第479章 一天领四奖,王炸炸炸炸!

第479章 一天领四奖,王炸炸炸炸!(1 / 2)

第479章一天领四奖,王炸炸炸炸!

从法国回来后,周惠敏以倒时差,身体不舒服为名请了几天假,然后憋在家里创作了一首新曲,配的是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既有原文,也有自己新编的词。

就那个「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莫、莫!」

当把这首歌拿给圈内的朋友听后,他们都惊叹于周惠敏在作曲一途上的进步之大。

这首她独立完成的古风悲伤情歌完全不逊之前她和魏明合作的《月满西楼》,堪称惊艳,比她前段时间自己创作的《念奴娇》《无可奈何花落去》《声声慢》都要强得多,刺激得谭勇麟也开始搞原创了。

只有梅艳芳私下问她:「你和魏明是不是吵架了?分了?」

「怎么会,我本来就很有才华啊。」周惠敏强颜欢笑,她不想破坏魏明的名声。

「这样啊,」梅艳芳还以为阿敏是被情所伤所以才华大爆发了呢,「那你的新专辑打算什么时候发?要不要跟邓丽君打擂台。「

「邓丽君?」

「嗯,她马上要发布第二张粤语专辑了,哦,今天还公布了主打曲,你听听。」

这首新歌叫《漫步人生路》,郑国江填的词,原曲是中岛美雪。

周惠敏听完感觉心情都变好了不少,她觉得自己也该像歌里那样以从容、洒脱的态度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之前她都不敢看魏明的相关新闻,现在她也主动找出了家里最近几天的《明报》。

因为有魏明这个话题人物在,《明报》特意开辟了一个坎城专题,每天都有罗阿修从法国传回来的文章和照片,颇受读者欢迎,像许安华、谭家明、徐客这些新浪潮导演都在关注魏明的坎城之行。

而之前周惠敏去坎城的新闻也在这个专栏中流出了,还有照片呢,这也被歌迷认为是两人在交往的明证。

虽然没有拍到周惠敏跟魏明的合影,但是当龚槽看到周惠敏也去了法国的新闻后心中还是惴惴的,有点不敢多想,只能疯狂给朱霖写信排解压抑的心理。

看完《明报》最新一期的坎城专题,周惠敏这才发现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坎城闭幕就在今天。

她看著窗外:「希望你能如愿以偿吧。」

她还记得那天在坎城的海滩上,阿明说:「我拍这部电影就是想让国外更多人看到一个有希望的中国,重塑中国的新形象,如果有奖项傍身,肯定更有利于影片的传播。」

实际上首映之后闭幕式之前就已经有多家欧美甚至拉非电影公司想要找魏明求购版权了,最高的二十世纪福克斯甚至出到了100万美元希望买断这部电影在中国之外的全部版权。

因为跟儿影厂有合同在先,儿影厂出20万获得国内版权,海外收入都是香港梦工厂的,所以他相当于花了40多万人民币和等值外汇换来100万美元,算是血赚了。

但魏明并没有松口,表示颁奖礼结束之后再谈。

他觉得这次得奖希望很大,果然,在闭幕式前一天,坎城艺术总监吉尔·雅各布亲自通知魏明明天带著他的团队留下来参加颁奖典礼。

这意思是他的作品有奖可拿,而奖项意味著这部电影的版权价值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包副局长也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通知了新华社法国分社的同志,原本只有两个人的采访团队瞬间变成了四个,还有一位法国大使馆的同志陪同他们参加颁奖典礼。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拿奖,这还是华语真人电影的头一次,这是一次零的突破,接下来就看国内该怎么宣传引导了。

而实际上得知能够获奖后,分社立即致电国内,于是关于魏明和《放羊班》的宣传正式启动了,发表了几篇前几天的采访稿和照片,算是预热。

此时在魏明身边陪伴的他的除了男主角李宝田,电影局包同之副局长,驻法大使馆参赞外,还有《放羊班》香港投资方代表梅琳达以及从巴黎返回来的魏翎翎。

魏翎翎在巴黎送走阿敏和妈妈后又工作了几天,然后回了坎城,负责帮魏明把《放羊班》卖出一个好价格。

在颁奖现场魏明看到了状态不太好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但是没有看到马丁·斯科塞斯,也没看到坂本龙一和北野武,这一届坎城的竞争还是太激烈了。

一开始并没有颁发主竞赛单元的奖项,首先颁发的是短片金棕榈。

今年的短片魏明也看了几部,发现有几部在刻意模仿《目击者》的拍摄剪辑风格,但是都有些画虎类犬,这次得奖的是一部纪录短片。

接著是金摄影机奖,也可以称为导演处女作奖,主要面向主竞赛单元和一种关注单元,去年魏明就凭借短片《目击者》在威尼斯破例拿了这个奖,今年在坎城,这个奖还是他的。

「恭喜中国的Mr.Why!」

包同之激动地差点站起来,虽然这个奖去年在威尼斯已经拿过了,但这可是电影长片,跟短片能一样吗,而且《目击者》更多的是被认作港片。

今晚就算只有这个奖他这个副局长都能有个交代了。

紧接著是费比西奖,由国际影评人协会颁发,获奖的是老塔的《乡愁》以及.

「《放班的春天》,恭喜!」

魏明没想到刚刚落座又要起身了,回来之后他对包局道:「如果

下一个奖叫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听名字就知道跟他们没关系,得奖的依然是安德烈·

塔科夫斯基的《乡愁》,他这部电影今年在坎城很受认可。

稍后颁发的技术大奖给了西班牙歌舞片《卡门》,里面的舞蹈编排场景极具观赏性。

最后颁发的是最佳艺术贡献奖,「获奖的是西班牙电影《卡门》和中国电影《放羊班的春天》。」

一个舞蹈,一个音乐,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了。

包局很兴奋,不过刚刚说好让他上台领奖他又反悔了,还是把魏明推了上去,并让新华社的同志赶紧拍下来,这都拍三张了。

这次最佳艺术贡献奖很大程度是因为《放羊班的春天》里的音乐,尤其是最后那一唢呐,也是让外国观众们开了耳了。

魏明在领奖时简单介绍了一下大家好奇的唢呐。

「其实唢呐是从波斯传入中国的,历经千年演化变成了今日的这个样子,并成为了中国特色乐器,传统中国人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它,如果接下来还有机会登台,我愿意为大家演奏一曲。「

电影首映让魏明意识到这部片子里的唢呐曲很吸引外国人,于是他让小姑在巴黎给自己买一把带过来。

看著魏明手里各不相同的三个奖杯和证书,包同之和驻法参赞等人都难掩脸上笑容,有这三个奖在,魏明在国内电影界可以直接封神了,足够媒体吹三天三夜不重样的,对于电影局也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功劳了。

一种关注单元昨天已经颁过奖了,接下来要进入正式的主竞赛单元颁奖环节,由评审团的评委依次上台颁奖。

首先颁发的是最佳编剧奖,获奖的是法国导演罗伯特·布列松的《钱》。

这位80多岁的老导演颤颤巍巍上台领奖,他也是本届电影节入围导演里年龄最大的,生于1901年的他几乎可以说是见证了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法国为中心到美国为中心的发展进程。

法国评委,摄影大师亨利·阿莱坎很想为这位法国电影的活化石争取更大的奖项,因为这或许就是他最后一次拍电影了。

可惜今年作品质量太强了,之前呼声很高的《卡门》和《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都没能进入最终获奖名单,再加上评审团主席威廉·斯泰伦对这部电影不太感冒,最终只拿到了这么一个小奖,这也是评奖阶段的一个重要矛盾点。

亨利·阿莱坎虽然只是一名摄影师,但却是评审团里年龄最大的,是《美女与野兽》、《罗马假日》、《安娜·卡列尼娜》的摄影师,业内地位极高,即便是苏联大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也不敢跟这位硬碰硬。

接下来颁发的是评审团奖,这个奖也不是常设的,通常是某个评委特别坚持下的妥协产物,算是一个鼓励奖吧。

得奖的是印度名导莫利奈·森的《结案》,他也是印度新浪潮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因为他的共产主义倾向,苏联大导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坚持为他争取到了这个奖项。

不过谢尔盖想要的太多,他既想要印度的莫利奈·森拿奖,又想要本国的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不拿奖,这是本届坎城评审团之间又一大矛盾点。

两个开胃小菜过后就是演员奖了,首先是最佳男演员,魏明瞅了一眼李宝田。

得知有奖可拿后,魏明对本届坎城最低的期待就是为老李争取一个坎城影帝,而且这个期待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