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374章 384海晏河清,江山永固(大结局)

第374章 384海晏河清,江山永固(大结局)(2 / 2)

发冠下的红头须点缀南海珍珠,灯光下映射彩晕,衬托得肌肤如同暖玉。

专注的佳人总是魅力十足,李存孝看得心中大动,上前一把将妻子打横抱起。

“三郎,呀还没到晚上呢”

鸾凤和鸣,巫山云雨。

年轻的皇帝操劳着国事与家事,不知不觉间,便是三年过去。

“快走快走,迟一点儿便占不到好位置了!”

“诸君行色匆匆,所为何事?”

“吴王越王入京,纳土归宋,今日便是入朝之期,兄台竟不知?”

“啊?我这几日闭门不出,钻研理学,险些错过盛事!同去!”

身穿襕衫的官学学子从太学涌出,一边兴奋议论,一边和涌动的人群前往天街。

等到了此处,果然已经有捧日、天武两军军士把守道路两旁。

甲胄精良,刀枪森然,看气息,竟然无人低于第四境。

两侧百姓保持着距离,神情中对其却不是很惧怕。

“快看,有人来了!”

这时候,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众人视线纷纷看望南方定鼎门,只见一列车队浩浩荡荡开了进来。

“天中雒阳,果然名不虚传,比起当初的西京大兴,还要宏伟壮观。”

“能在此地了此残生,也不算凄惨了。”

马车之中,吴王杨化源颇为萧索,在他对面的越王钱具美看上去却要精神许多,闻言安慰道:

“杨公何必如此。当今官家雄才伟略,功参造化,乃天人神圣,岂是你我可以匹敌?”

“我等纳土归宋,于情于理,也不会被秋后算账,总比那王建身首异处好得多。”

“那倒也是”,杨化源稍觉安慰,感慨更深。

三年前大宋初立,他对于新帝的实力有所怀疑,但也不敢妄动,想着假意顺服,拖延几年,以观后效。

可没想到,短短几年,李存孝这位官家的花样却是层出不穷:

先是打着变夷为夏、四海交通的名头,在各地修筑驰轨,搞出了什么马拉火车,大大缩短了各地通行的时间。

然后又在各州、县乃至乡中设立官学,先是小学开蒙,然后中学分定文科武科,培养各行业人才。

最要命的,是以太学为中心传播的理学,号称“存天理制人欲”,三教合一,将传统武道推陈出新。如今的新生武者,已经不再是种魔那一套了。

气血充盈,存神锻体,精魂内炼,黄庭采息,抱丹九转新的五境替换了旧的五境,和后面的天梯、玄关完美衔接。

不同之处在于,新法再也不用培育心魔,转而替代以更为温和的观想法。

安全性更高,门槛更低,非要说缺点,那就是前期修炼的速度比传统的种魔法要慢。

可是前一段时间,大宋官家又拿出了人参果树。这能够自己结出丹药的宝树一现世,完美弥补了理学的缺陷,更是对吴越两地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无论是钱具美还是杨化源都已经意识到,大宋朝廷已经事实上形成了变革天下的“大势”。

负隅顽抗的人,只会被这浪潮砸得粉身碎骨。

同样意识到这一变化的人,还有麻姑山和茅山的两位大宗师。

“元符道兄看到了吗?”

“看到了,好强的国运,好一座明堂通天宫。依贫道看来,大宋气运,已经和这位官家浑然一体,人与国,已经密不可分。”

“难怪我修炼之时,总有被人窥测之感。莫非这整个天下,都已经成了李存孝的道场不成?”

邓天师和元符真人走在吴越二王的身后,打量着紫薇城,感慨连连。

圣地再强,不过靠着大宗师与灵宝。

如今大宋除开皇帝,都有三大宗师,灵宝都不止两件,如何能敌?

明堂几经扩建,下方早已与乾元殿接连一处,今日纳土的仪式,就在此处。

放眼望去,殿宇之中,全是朱紫大员。

丹墀之上,年轻的皇帝和皇后并坐龙床,后者怀中还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可爱小童。

“皇后三年孕育,几日前诞下太子。朕初为人父,又闻吴越归附。双喜临门,心甚悦之。”

李存孝缓缓开口,声音不高,但偌大明堂中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官家圣文神武,天日之表。萤火之光,岂敢不自量?”

“愿献土归附,不奢望王爵,得一闲散公侯足矣。”

杨化源与钱具美深深俯首,献上王位宝玺和吴越舆图。

紫袍官服的李光义越众而出,接过二人所献,托于丹墀下。

那七八岁的小童好奇张望,眼珠一转,身上便有清风托举,载着他飞向宝玺舆图。

李存孝见状无奈一笑,一手将挣扎的小童抓回,一手并指成剑,向上一挥。

咻!

宝玺和舆图自明堂底层冲天而起,其中代表吴越两地的气运之力在此过程中层层剥离,最后在明堂最顶层的藻井处为金龙所衔。

刹那间,一道清光直射九天,随后向着八方极远处不断蔓延。

七彩光晕彼此勾连,最终在空中汇聚出一幅大宋十六道疆域图,五个光点次第亮起:

天中,紫薇城,太清宫中洞天现世;

山南道,岳州,龙舟掀起洞庭波涛;

河北道,幽都,舍利宝塔屹立千丈;

剑南道,锦都,两仪二色宝幡遮天蔽日;

最后,在刚刚归附的吴越之地,淮南道与江南道交界处的金陵,后天袋张开巨口,横立海疆。

不远处,太乙真人和契此和尚放声大笑。

‘果然,他早就派了两位大宗师作为后手,幸好!幸好!’

钱具美和杨化源相视骇然,元符真人和邓天师更是魂不守舍。

在他们的感知中,东、南、西、北、中,五道不同灵宝的气息煊赫而起,接连天地,勾勒出一个完整独立的天地。

而在这方天地的上空,三头八臂的巨人俯瞰苍生,掌握自然生灭,洞察吉凶祸福。

李存孝这位皇帝,不,天帝,便是这片天地毋庸置疑、也无可匹敌的主宰!

这样的想法闪过脑海,当年轻的至尊投来视线,两位道门前辈都敛容垂首,肃然一礼。

李存孝不禁笑了。

山河在胸,心怀激荡,起身振袖,虚空中,金杯斟酒,落于众人之手,高举祝颂:

“诸位,为太平之年,且尽此杯”

“愿金瓯永固,海晏河清,万世康乐!”

众人举杯,欣然应和:

“愿金瓯永固,海晏河清,万世康乐!”

声浪如潮,自禁中涌出皇城,使围观之人,无不欢欣雀跃,拥抱歌唱。

无论行商坐贾,无论贩夫走卒;

无论粗布麻衣,无论锦绣华服;

无论上下尊卑,无论男女老幼,人山人海,汇作乐章——

为盛世开幕!!!

(全书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