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身体准备
-练习时间:瑜伽练习的最佳时间为空腹状态,建议在饭后2-3小时或饭前1小时练习,避免在饱餐后练习,防止出现腹胀、恶心等不适。此外,早晨(6-8点)和傍晚(18-20点)是较好的练习时间,早晨练习可唤醒身体、开启活力一天,傍晚练习可缓解一天的疲劳、放松身心。
-身体状态检查:练习前需检查身体状态,若存在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哮喘、骨质疏松等疾病,或处于月经期、孕期、产后恢复期,需在医生或专业教练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体式和练习强度,避免盲目练习。若练习前感到身体不适(如头痛、肌肉酸痛),可适当降低练习强度或暂停练习,以身体舒适为准。
-着装选择:选择宽松、透气、有弹性的运动服装(如瑜伽服、运动背心、紧身裤),避免穿着过紧或过厚的衣服,以免影响身体的活动范围和呼吸。练习时需赤脚,以便更好地感知地面的支撑力,保持身体平衡(若脚部易受凉,可穿着专业的瑜伽袜,具有防滑功能)。
3.心态准备
-放下期待与评判:练习前需调整心态,放下对“完成高难度体式”“快速见效”的期待,也不要因体式做得不够标准而自我评判。瑜伽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进步速度也会有差异,接纳自己的当下状态,才能享受练习的乐趣。
-建立“专注当下”的意识:练习前可通过1-2分钟的静坐,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让思绪从工作、生活的琐事中抽离,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和心灵上,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心理准备。
(二)核心练习要素:呼吸、体式与专注的融合
1.呼吸:瑜伽练习的“灵魂”
呼吸是瑜伽练习的核心,所有体式和冥想都需围绕呼吸展开,正确的呼吸能帮助身体放松、稳定心态,提升练习效果。瑜伽中常用的呼吸方法包括:
-自然呼吸:适合初学者,保持呼吸的自然、均匀,不刻意控制节奏,在体式练习中感受呼吸与身体的配合,如吸气时身体伸展,呼气时身体放松。
-乌贾伊呼吸(Ujjayibreath):又称“胜利呼吸”,通过轻微收缩喉咙后部肌肉,让呼吸产生类似海浪或风吹过山谷的低沉声音。练习时需保持呼吸深长、均匀,吸气和呼气的时间尽量相等,常用于流瑜伽、阿斯汤加瑜伽等动态流派,能帮助稳定呼吸节奏、提升专注力。
-腹式呼吸: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向外隆起,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胸部尽量保持不动。这种呼吸方法能充分激活膈肌,增加肺活量,缓解焦虑情绪,适合在冥想或放松体式(如婴儿式)中练习。
无论选择哪种呼吸方法,都需遵循“不憋气、不勉强”的原则,若在练习中感到呼吸急促或不适,应立即调整呼吸节奏,或暂停体式练习,待呼吸平稳后再继续。
2.体式:身体的“动态冥想”
体式是瑜伽练习的载体,通过不同的身体姿势,可锻炼肌肉、拉伸结缔组织、调节身体机能。练习体式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体式正位优先:不追求“动作幅度”,而是注重“身体力线正确”。例如在“下犬式”中,需保持手臂伸直、掌心贴地、臀部向上抬高、双腿伸直(膝盖可微屈)、脊柱延展,避免肩膀内扣或背部塌陷,防止因体式错误导致肩颈或腰部受伤。
-循序渐进,不勉强:初学者从基础体式(如山式、猫牛式、下犬式)开始,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后,再尝试复杂体式(如战士式、前屈式)。若在练习中感到肌肉酸痛或关节不适,应立即调整体式(如弯曲膝盖、降低动作幅度),或暂停练习,避免强行坚持导致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