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光站在认证大厅的入口处,望着那道逐渐变得坚固而不可逾越的防线,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小的成就感。
然而,他的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决然。
他转身走向徐墨辰和叶雨馨,递交了一封辞呈。
“我在这里学会了做自己,现在该去教别人怎么做了。”阿光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击在众人心头。
徐墨辰沉默了许久,最终缓缓开口:“如果他们又把你抓回去呢?”
阿光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那就让他们看看,被点亮的人,烧起来有多烫。”
叶雨馨没有挽留,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只密封的铁盒,递给他:“里面是你第一次画火的炭笔,和一句我没说出口的话。”
阿光接过铁盒,灯光下,铁盒的表面反射出冷冽的光芒。
他轻轻抚摸着铁盒,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感情。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支炭笔,更是他曾经的创伤与重生的见证。
临行前夜,阿光独自一人登上气象站的钟楼。
夜风凛冽,吹拂着他的发梢。
他将X10β金属片嵌入光学仪底座,动作熟练而坚定。
这一刻,仿佛时间静止,整个世界都静默下来,只留下风声和他坚定的心跳。
陈砚在检测室的屏幕前,看到一次微弱但稳定的能量脉冲,仿佛系统在“记住”阿光。
他微微一笑,虽然没有言语,但心中明白,这是一场新的开始。
林昭抱着一台老旧的录音机,跑上钟楼,气喘吁吁地塞给阿光一盘新录的磁带:“这是我唱的儿歌,妈妈教的,你要是害怕了,就放它。”
阿光的眼眶微微发红,但他还是用力地揉了揉男孩的头发,声音中带着温情:“你才是火种,别总等着别人点你。”
阿光启程的那一天,城市多地突然出现小型火灾。
火场皆为老旧建筑电路老化引发,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巧合的是,每处火场附近都出现了火忆堂的宣传册。
李浩杰调查后发现,这些册子并非火忆堂印发,而是由某个匿名团体手工复制并投放。
更诡异的是,其中一本夹页上写着:“X10α已转移,下一站在城南旧电厂。”
徐墨辰凝视着手中的地图,瞳孔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低声说道:“阿光不是唯一觉醒的β体,而是第一个敢走出去的。”
叶雨馨召集核心成员,宣布“火种外延计划”:不再被动等待求助者,而是派遣经过认证的“守火人”进入高危社区,开设流动“点火课”。
她亲自带队首站——正是当年陆沉弟弟失踪的工人新村。
出发前夜,她在祭台写下新规则:“名字不是护身符,是接力棒。”
徐墨辰站在她身后,轻轻将一枚刻有“辰”字的火石放入她口袋:“这次,我们一起点。”
夜色渐深,叶雨馨与徐墨辰并肩站在工人新村的入口,四周的黑暗仿佛无边无际。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叶雨馨轻轻点了点头,转身向村庄深处走去,高跟鞋敲击地面,发出清脆而决绝的声响。
“我来引路。”她低声说道,声音虽然轻,却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
夜色中的火忆堂,仿佛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为前行者照亮前路。
而阿光的脚步,也在这片灯火中,逐渐坚定而有力,迈向新的开始。
城南旧电厂,锈迹斑斑的铁门在夜风中发出呜咽,像一头垂死的野兽。
阿光深吸一口带着铁锈味的空气,指尖燃起打火机,点亮了第一盏油灯。
昏黄的光晕撕开一角黑暗,也照亮了周围逐渐浮现的身影。
七八个少年,面容稚嫩却写满戒备,像蛰伏在阴影中的幼兽。
他们的手中,紧紧攥着些许蓝火的灰烬,那是X计划留下的扭曲印记。
阿光的心脏狠狠一跳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叶雨馨留下的铁盒,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炭笔,仿佛能感受到她传递而来的力量。
纸条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在摇曳的火光中,那行字清晰可见:“你不是最后一个被找到的,你是第一个愿意找别人的。”
阿光的喉咙有些发紧,他努力压下翻涌的情绪,目光温柔地扫过眼前的少年们。
他轻声说道,声音不大,却像是划破夜空的闪电:“我叫阿光。”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突然,一盏又一盏油灯被点亮,十几支灯芯同时跳动,微弱却坚定,仿佛在回应阿光的呼唤,又仿佛,他们早已在传递。
蓝色的火苗,映亮了一张张写满希冀与不安的脸庞。
阿光知道,真正的点火,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不是救世主,只是一个引路人,一个,愿意和他们一起,走出黑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