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小港子村的上空回荡着机械的轰鸣声,也回荡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正在这片土地上,一点点延伸,延伸……
就在道路施工热火朝天进行的同时,小港子村手工业展览馆也迎来了重要时刻。次日清晨,阳光透过展览馆的玻璃顶棚,在地面投下明亮的光影。
张武大爷、六爷爷等村中的手工艺传承人,带着各自的徒弟,浩浩荡荡地朝着展览馆走来。
六爷爷走在最前面,手里紧紧握着一把刻刀,身后跟着三个徒弟:周铁柱、陈秀兰和王石磊。周铁柱今年23岁,之前在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疲惫不堪。
得知村里要发展旅游业,还将成立手工业展览馆,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力气和耐心,在泥塑技艺中闯出一片天地。此刻他肩膀上扛着一大袋上好的陶土,陶土袋子压得他微微弯腰,却依旧步伐稳健;
陈秀兰21岁,曾在县城的美甲店工作,爱美的她对手工艺有着独特的审美。回到村里后,她被六爷爷的泥塑作品深深吸引,希望能用细腻的心思和灵巧的双手,为泥塑创作增添不一样的色彩,此时她抱着一个精致的木箱,里面装着各种型号的泥塑工具,小心翼翼的模样生怕磕碰到宝贝;
王石磊17岁,是村里的“机灵鬼”,初中毕业后在镇上的小餐馆当学徒。看到村里的变化,他觉得跟着六爷爷学泥塑是个难得的机会,既能传承传统手艺,又能在家门口挣钱,此刻他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几块已经晾干的小泥坯,时不时向路人展示。
“师傅,咱们的泥塑工作室一定会让游客大开眼界!”王石磊兴奋地说道。六爷爷笑着点点头:“那当然,这可是咱们村的招牌!”
张武大爷则带着四个徒弟紧随其后。大徒弟刘志强,26岁,大学学的是平面设计,在城市的设计公司工作了两年,却一直找不到归属感。
听说村里要发展手工艺,他带着满腔热情回到家乡,希望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古法金银首饰中,此刻他抱着一大摞设计稿,眼睛里满是期待;
二徒弟李芳,24岁,曾经在珠宝店当销售员,对各类宝石的特性了如指掌。她渴望深入学习首饰镶嵌工艺,于是回到村里拜张武大爷为师,此时她提着装满各种宝石、珍珠的小匣子,一步一稳;
三徒弟赵勇,25岁,退伍军人,身体素质过硬。回到家乡后,被古法金银首饰的锻造工艺所吸引,希望能用军人的坚韧和力量,锻造出精美的首饰,此刻他扛着沉重的铁砧,手臂上青筋暴起,却毫无怨言;
小徒弟吴慧,19岁,高中毕业后在电子厂打工。对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充满好奇的她,毅然回到村里学习打磨抛光技艺,此刻她抱着一台小型打磨机,跟在队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