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群面色凝重,“如果他们提高五级,会引起车间那些人的心理失衡,还会引起外界的质疑,这些人工作的年限,最长的不过五年。在其它厂,没哪一个三级工不超过三十岁,没一个五级工不超过四十岁。”
秦淦西转头看向他,“要不我们组织一场全厂职工技能大竞?”
邹立群双眼一亮,“这个想法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前几名的等级提高。没到那个范围的,有只能自己认了。”
秦淦西点点头……
河东,一场大会在星沙市大礼堂召开,来的人不只是星沙市各级领导,还有其它地区、县市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正科级的周益农也在其列。
他以为自己只是去充数的,但很快发现不是。
台上坐着的都是省级领导,首先发言的是周副省,他说根据气象分析,根据今年的经验,明年还将是一个大旱年。今年因为国家有粮食储备,所以免除了部分地方的公粮任务,还给全省明年春季的水稻种子。如果明年继续大旱,产量势必会减少,口粮难以保证。为了保证明年的粮食丰收,必须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水利建设。
说了一会,他把山麓大队当作例子,“我们有同志应该记得,星沙市有个先进集体……山麓区山麓大队,他们历来重视水利建设,所以减收的比例很小。他们还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计划建水库蓄水,以保证年后农作物用水的需要。”
“也许有同志要问,他们是哪里来的水,我要告诉大家,湖湘有四条大河,水多的是。只要肯想办法,就会有水。”
“还有,山麓大队之所以先进,他们的大队班子一直奉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又遵循科学促农业的精神,一直和湖湘大学深度合作……”
听到这里,周益农嘴角弯起,压都压不下。
是啊,以前的山麓大队,和别的大队没有丝毫区别,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个工的价值和别的大队差不多,自从秦淦西老弟找地方做试验,自己的脑筋一动,紧紧抓住了机会和他交好,不但咬牙买机器设备,还不断向他请教,这才使得山麓大队飞速发展,一天一个样。
在他梦游之际,掌声骤起,他凝神看去,原来周副省讲话完毕,便跟着拍手。
旁边的于区长扭头看向他,“刚才在想什么,走神了。”
周益农回应道:“我在想要新建的三个水库该怎么配合。想了很久,只能先把路修了。”
于区长说:“路不是那么好修的,需要时间。”
周益农笑着说:“以前可能难,但现在要容易很多。秦厂长那里研究出了推土机,说拿一台给我们使用,有三台挖掘机,加上这台推土机,应该会加快很多。”
于区长盯着他看了十来秒,然后目光移向台上,“你还真是很幸运。”
然后又转过头来,“砖瓦设备和一百个指标不会有问题吧?果树苗呢,联系得怎样了?”
周益农应道:“秦厂长答应的都不会有问题,但果树苗有些麻烦,不但不集中,每个地方的种类也不多,油茶树还没着落。不过再困难,我也要让那些山上种满果树,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