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有谁硬要扣帽子,他也是不会怕的,这么做的目的是能省就省,免生无谓的烦恼。
这位郭处长很活跃,不断打断秦淦西的讲话,不断提出问题,并且蕴含打压的那种。
例如讲总架构时,听说还没工会主席,便说这是不重视工人阶级。
秦淦西对此只能解释,组织设置正在严格筛选人才。
他又提出妇联主任也没到位,这是不重视妇女这半边天。
对此,作为学校代表的刘副校长有些尴尬。
这些人选都在争夺之中,没想到被他冠了这么一些帽子。
见他不回应,秦淦西只能一语带过,“组织正在考虑之中。”
为了防止他继续提这方面的问题,他说这次改变主要是从专业角度出发的,有关部门还是沿袭以前的管理模式。
其实,他在设计这个组织结构的时候,也曾想到过这些职位,但想把这些职位留给各级领导,没想到这些岗位迟迟没有人到位。
不过,对这个郭处长不由得生起一丝厌恶。
没到位就说没到位的,扣帽子算什么?
他产生了厌恶之心,郭处长却不知道,沉浸在自己的旗开得胜、屡战屡胜的激情中。
当秦淦西讲到产品质量检查分自检、互检和专检三个层次,并把这三个名词的概念讲完后,郭处长又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三个层次的管理,我认为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还要浪费人力,为什么不相信工人阶级的高度自觉性呢?当然,我没管理过工厂,说的可能外行了。”
说是外行,但内容却很凶狠,很契合当前大势。
对此,秦淦西有些生气了,他很严肃地说:“我们厂对质量要求是很高的,追求出厂合格率百分百。按我们对质量的理解,不合格就是浪费,不合格品或需要返修,严重的是报废,这都是浪费,我们做领导的,责任之一就是要杜绝浪费。”
“我们的生产时间紧、任务重,没那么多时间进行反复检查,而人不是机器,难免会产生失误,设计三个层次,就是为了及时发现那些失误,防止不合格品出现。”
“首席在1934年就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返修和报废都会造成浪费,所以应该全力避免,我们这么设计,就是从制度上保证质量。”
这话听起来不针对谁,但内核就是说不懂不要装懂,加上首席的话都出来了,所以郭处长的脸色变得很不自在,从此后再没出过声,自觉把主导权交给其他人。
座谈了两个小时后,省市的队伍离开,晚饭也不吃。
待他们消失在视线外,刘副校长拍拍秦淦西的肩,笑着说:“你的理论知识很丰富,实践经验更丰富,把郭处长都吓住了,他可是一颗新星。”
秦淦西呵呵笑道:“凡事都要摆事实,讲道理。”
刘副校长微微摇头,“他的手段很阴险,弄了不少的右派,要不然这点水平,怎么可能到省府当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