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十点,秦淦西决定去交毕业论文。
这个年代和后世不一样,不需要进行毕业答辩,只需要交项目成果、实习报告之类的报告。
他没有拿现成的设计,而是写了一篇关于对盾构机设计的论文。
他们机械设计小组的导师是郝(副)教授,他恰好要去看材料研究的进展,所以顺便送过去。
来到办公室外,看到门是开的,张立维等几个男男女女在里面和郝教授聊天,一片欢快的场景。
看到秦淦西出现,郝教授笑着招手,“秦淦西,我们正聊着你呢,你就来了。你还真不撑念叨。”
秦淦西走进去,把自己的论文放在办公桌上,笑着说:“估计不是讲我的好话。”
郝教授应道:“你错了,都是好话。他们都感谢你,因为有你在,把他们吓得一直往前跑,不敢有丝毫的丝毫的松懈,都怕被你甩得太远,有损你的威名。这不,今天来交毕业论文,都说这论文没有那些学长所讲的那么难。”
秦淦西哈哈一笑,“都是同学,怎么能这么谦虚呢,这让我感觉很不好意思。”
转而问道:“郝教授,我们专业今年有多少人可以留校?”
郝教授似笑非笑地问:“怎么,你怕把你分到别的单位去?”
秦淦西笑着摇头,“我不担心。我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有需要哪里搬。”
这时候的大中专毕业生,是由国家“统包统分”的,并且“包当干部”。
1950年6月,政务院专门发布了一个通令,这个通令要求对毕业生,一般应说服争取他们服从政府的分配,为人民服务。
有这样的通令在,有这样的待遇在,谁敢自主择业,又哪里能自主择业?
至于他自己,刘院长在春节前就流露过,他会继续担任机械厂厂长。
有这么多项目在,谁也接手不了,即使不当那个厂长,但一定会有一个与自己匹配的职位,但他事先布置的这一切,这个机械厂厂长也跑不了。
郝教授笑着说:“你让机械厂发展这么快,手头又有这么多项目,你留校是跑不了的。张立维几人都是有职位的,也跑不了。说起来,要不是你们不上心,早就毕业了,非要赖着一个学生身份。”
张立维笑着说:“郝老师,不是我要赖着这个身份,而是秦厂长逼得我们跑,一口气都不让歇。直到这段时间,我才敢偷偷地歇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