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人们捡块石头就是工具,如果捡块矿物熔化的“石头”,那就是无坚不摧的工具,可以打败对手,争取到更多的食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机器设备越来越发达,原先只能想象的东西,现在变成现实……所以大家不妨放开想象,说不定今后会变成现实。
比如说,我去年有次回家参加生产队的播种,当时就想,要是能有播种的机器就好,这样可以加快速度,抢工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大家知道,我们去年就研究生产出两种播种机,一种手动的,一种自走式的。
现在我把这个技术往前发散一下,如果运用数控技术,是不是下的种子多了可以报警,以及时修正?遇到前方土地变窄,播种机是不是可以自行调节宽度?
通过这样的控制,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种子消耗,今后是不是能实现?
我认为是有可能的。
对于机床,我提出一种假设,是不是我们现在的机床品种太多,可以通过数控的方式,让一台机床具有多种功能,比如镗床和铣床可以用同一台机床,某种机床具备车和削的功能?
以邹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已经研究出一点五轴的数控机床,两轴的正在研究,今后是否可以控制三轴、四轴甚至更多?
我个人认为,科学研究应该具备发散性思维,以获取更多的研究思路,又要坚持谨慎从事的态度,刨除幻想与不切实际的部分,留下可以实现的那些,这样才能研究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才能让我夏国早日赶超世界一流水平,成为世界科技的旗帜,屹立于世界的中心。
讲完后,众人沉浸了十来秒,然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鼓着掌着,大家都站了起来,掌声没停。
秦淦西朝下方鞠躬三次,然后掌声才停。
他没想到,他的这次发言被学校宣传部的人全部记录下来,以内参的形式进行上报,成为高层案头下情的一份,让他再次出现在视野中。
他不知道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然会提前多想一想,把思路捋得更顺,讲话内容更加无懈可击。
不过即使知道,也不会讲太多。
他讲这话的目的,一是为机械厂今后研究开发更多种数控设备做吹风,二是为研究设计更多产品打下埋伏,三是把工厂做大做强,吸收更多的研究工作者。
交流结束后,学校宴请邹教授一行。
说是宴请,其实也就是野猪肉、鱼和螺蛳肉,在机械厂都吃过,只是机械厂是保持每餐只有两种肉食,学校的一次三种。
不过即使是重复的,也让来宾们吃得很满意。
晚餐后,邹教授一行要去省里,省市的人过来,就是来接他们过去的。
分别前,邹教授再次赞叹秦淦西,说他的话很有深度,对科技工作者工作的指导性很强,今后有机会的话,会争取多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