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交流会的人员范围比较大,学校里,和机械厂有合作的老师都来了,学生也来了十来个,使得参加人数达到六十七人。
现在没有知识产权概念,尤其是内部交流,大家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讲出来,邹教授带来的人面对学校师生的问题,把团队所做的事情进行详细说明;京都机床厂的人问有关机床的研发、设计,机械厂的人也进行了详细说明,恨不得把自己的研究思路全部讲出来。
整个过程中,秦淦西只听不说。
交流会进行了两个来小时后,邹教授走出教室,秦淦西跟着出去。
邹教授说道:“小秦厂长,你联合了这么多师生吗?”
秦淦西应道:“没办法,一人智谋短,众人计谋长。想要研究设计出更多新产品,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
邹教授点点头,“确实。我没想到,在不知道数控机床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你就知道电机是保证机床加工质量的一部分,进而和人联合研究电机,思路很有前瞻性。”
秦淦西没就这个问题继续,而是问道:“邹教授,您看我们能联合研究吗?”
邹教授叹道:“我是想啊,但你应该知道,最终决定权不在我。”
秦淦西知道他的苦衷,这个年代科学工作者的苦衷,一个个的不但生活、工作、研究环境很恶劣,就是精神上也是如此。
不过他对此无能为力,只能让学校的人先接受有关理念、学习有关知识,然后通过学校、省厅向外要人。
他已经暗暗发誓,只要是与机械厂有关师生,他都要保护好,哪怕见血也要保护好。
现在看来有法制,但本来不健全的法制,在意识形态的倾轧中,实则形同虚设,遍地都是暴力,视野之内全是对生命的漠视。
别人拥有明目张胆的权力,他也不差,有肆无忌惮的能力。
意识形态的争斗他不会参与,但对打断科技进步脊梁的行为不会漠视不管。
他记得山晋有个大队、山鲁有个寨子,也受到了首席的题词,后来都成了安稳的地方,如果这里也是这样,那么希望可以少见血。
秦淦西对邹教授的话没予回应,后者随后笑道:“我们目前还好,国家比较重视,受到的冲击比较少。”
秦淦西感到奇怪,自己和邹教授只在清华交流了半天,他为何会对自己说这方面的事情,转念一想,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有那张护身符。
他是占了年龄的优势。
如果是大学老师,研究发明出那些机械设备可能不算什么,但自己只是一个学生,就具有了造星的基础,于是一路过关斩将,所做的事情来到首席案头上。
这有年龄的问题,有成绩的问题,也有湖湘想树立一个标杆的问题。
至少在目前,和自己合作的老师没有受到冲击,即使那些戴了帽子的,也没有像其他戴帽子的一样,受到的打压要轻很多,甚至可以说只戴了帽子,并没别的特殊对待。
在找那样的老师联合时,他还是有些忐忑的,但几个月过去,他们没有再遭到骚扰,说明境况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