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三日,朔风卷着雪沫子拍打着丰和大营的木栅栏,颉利可汗的毡帐内却沉闷得像灌了铅。
营中点起的牛油火把在寒风中摇曳,映出他面色阴鸷得仿若暴雨欲来的乌云。
经过近一个月的焦灼召集,丰和大营的兵马竟连八万都凑不齐。
那本该是十二万铁骑的壮阔图景,如今却稀稀拉拉只剩七万出头。
大唐方面统战工作做的太好了,使得丰和大营逃兵从未停歇,最高一日,竟有一个营地三百余人趁夜色如潮水般涌向唐军阵营。
颉利也想了很多方法,但效果聊胜于无,毕竟颉利召集的急,很多物资都准备不全,甚至还苛待四营的军士,导致内部矛盾重重。
大唐方面,经常派人拿着大喇叭大喊招安政策,还暗地里不断使用金钱攻势进行内部腐化,流言分化。
所以颉利方的士气大跌。
不止如此,快一个月的时间,除了正面战场与颉利对峙的两路军,其他四路军的合围执行的非常顺利。
光是颉利收到的消息,就足够他糟心。
这四路卫国军秉持李靖教习的战术,多路出击、分割包围,加上天气之利,器物之强,卫国军无敌的战斗意志,各个战场上都占据绝对优势,使突厥难以有效组织防御,多点击溃。
快一个月时间,这四路大军,按照既定战略,朝着颉利合围而来。
尤其是原云中的李道宗,直接越过定襄朝着北漠而去,目的很简单,截断颉利的北逃之路。
李靖的整体战略很明确,击杀突厥有生力量,然后逼迫颉利合军至阴山大本营,然后便是决战,一战定乾坤。
颉利虽然对大唐其他四路战斗没有那么了解,但也隐隐感觉到,要是真的继续等,等到来年三月开春与大唐战斗,后果一定很惨重。
于是他决定不能再等了,准备和李靖干上一架。
又是二十五日晚上,颉利也准备学习大唐的战术,夜袭李靖军营。
但可笑的是他不是李靖,他更不明白汉人有句古成语:东施效颦。
他的所作所为早就被时刻盘旋在丰和大营上空的热气球侦查看得清楚,他以为热气球那么高,看不清他们丰和大营具体的情况。
但他不知道,大唐卫国军有望远镜。
他以为突然频繁调动丰和营地人员流动可以遮蔽他们的战略,但他不知道卫国军有参谋分析部,他突然的人员调动立刻引发参谋部的重视,然后立刻调整对峙模式。
李靖所率的八千人,开始分两班,四千人白天休息,四千人晚上休息。
对于夜晚的侦查更是时刻不休,随时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