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现在没有物流快递,就算有好吃的松子也没办法运出去,本地人不稀罕,山里有的是野果,比这难剥的松子省劲多了。
现在工业生产力落后,没有先进的设备处理松子,导致没人喜欢吃松子,山里的松塔就泛滥成灾。
对别人是难题的事在沈单染眼里就成了优势,她可以研发出处理松子的设备,烘烤加开口,全用设备处理,这样就能达到前世的效果。
说干就干,沈单染白天跟大家去打松塔,晚上就研究机器设备。
顾岂言在旁边出谋划策,在她遇到困难时,总能给她更多的灵感,让她茅塞顿开。
两人合力研究了一个星期,终于把加工松子的设备设计图纸画了出来。
张伯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在黑市上买到了铁板,有些关键的零部件沈单染知道这个年代根本找不到,好在商场里什么都能找到。
她把零部件组装起来,经历过多次失败与修改以后,终于将设备制造完成。
当天下午,在大家的关注下,沈单染将插座插上,启动设备,设备运转起来。
一个个松塔投放进去,经过多道工序,最终加工成开口的熟松子。
浓郁的松子香味弥散开来,连隔壁的张伯都给吸引了过来。
看到油光铮亮冒着松香味的松子,伸手抓了把松子就磕了起来。
经过加工以后的松子不像以前吃起来不香,壳硬得咬都咬不动,用手轻轻一剥,白嫩嫩胖乎乎的松子仁就掉落在手心里。
塞入口中,轻轻一嚼,满口生香。
“好吃!老头子活了这么大年纪,还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松子,比火烤的还香,这就是用机器炒的?”
其实当地人不是不爱吃松子,就是太费劲,生的吃起来不香,把松塔丢进炉灶里烤熟后,又很难去壳。